12.隋朝在推行均田制的同时,制定“输籍定样”(划分户等标准),发到各州县,每年正月五日,县令派人到农村,依定样划分户等,作为征调赋役的依据,并且国家规定的赋税、力役数量低于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量。上述做法的作用主要在于
A.强化中央政府对州县的管理 B.扩大国家编户增加政府收入
C.严厉控制人口防止地方叛乱 D.维护了佃农的经济政治权利
【知识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古代赋税制度变革。AC两项强调的是行政管理,均排除;材料显示隋朝制定“输籍”之法的用意在于确定纳税户数,并以较低负担吸引豪强地主的依附农回归政府户籍,增加纳税人口,进而扩大财政收入,B项正确;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B。
【答案】B
13.15世纪早期,“一公斤胡椒在印度产地值1至2克白银,在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10—14克,在威尼斯达14—18克,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20—30克。”这反映出
A.欧洲人在日常生活中大量需要香料 B.解决商业危机是新航路开辟的因素
C.东西方之间的陆路通商要道被阻断 D.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东西方之间贸易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试题解析】材料主要叙述的是欧洲的胡椒价格高,并没有体现出欧洲人在日常生活中大量需要香料,A项排除;由于胡椒在欧洲获利丰厚,所以传统的欧亚之间的商路受到控制,出现了商业危机,成为导致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B项正确;东西方之间的陆路通商被阻断即指商业危机,C项包含在B项中,C项排除;经济全球化在当时没有出现,D项排除。故选B。
【答案】B
14.1815年英国议会颁行“谷物法”,规定只有在小麦价格超过每夸特(计量单位)80先令(货币单位)时,才准许进口谷物(现实中小麦价格一般在50-60先令之间),到1846年英国议会又宣布废除“谷物法”。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完成 B.国际市场谷物价格的低廉
C.经济危机的爆发 D.重商主义的推行
【知识点】工业革命
【试题解析】1815年英国颁布“谷物法”是为了保护土地贵族的利益、保护国内市场;而1846年又废除“谷物法”表明英国经济政策由重商主义政策发展到自由贸易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谷物法”阻碍了商品流通,不利于工业的发展;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掌权。A项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均排除。故选A。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