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研究五四运动时,有学者根据材料一“台州籍学生陈荩民的描述‘我身材较高,就踩在同学匡互生的肩上,爬上墙头,打破天窗,第一批跳入曹贼院内。’”得出陈荩民最先进入曹宅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夏明钢的描述‘匡济(匡互生)从西院窗口将铁栅扭弯了两根,打开了一个缺口,他从缺口爬进去。’”得出匡互生最先进入曹宅的结论。对上述两个结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①两位学者所用材料存在矛盾,结论均不能成立②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必须提供更为客观的材料③两段材料都是第一手史料,但结论不具有说服力④两段材料距今时间较长,两位当事人回忆都不可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在中国共产党某一时期的文件中有如下表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这一文件最有可能发表于A.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重庆谈判期间 D.北平和谈期间
3、“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行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