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朝“以地域划分为基础来进行统治和管理,较之以血缘划分管理为基础更具稳定性”。材料表明
A.官僚政治具有历史进步性 B.郡县制度强化了皇权专制统治
C.贵族政治退出了历史舞台 D.分封制崩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秦朝的郡县制。材料中的“地域划分”取代“血缘划分”说明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也表明了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具有历史进步性;材料中没有涉及皇权专制问题,B项错误;贵族政治虽被官僚政治取代,但其并没有退出中国历史舞台,C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2.据记载,宋太祖时规定参知政事“不宣制、不押班、不知、不升议事堂(宰相办公地)”,但到宋太宗时“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知印,……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此变化反映了
A.中枢体制得到了完善 B.宰相职权得到了扩大
C.君权与相权冲突加剧 D.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宋代皇权专制的加强。材料反映了北宋前期参知政事由不参与商议国事到参与国家大事,说明参知政事的权力得到扩大,也就是宰相的权力受到削弱,这表明皇权不断加强。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皇权专制的加强
3.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五年五月诏告天下:“今州县城市乡村,或有冻馁不能自存者,令里中富室假贷钱谷以资养之,工商农业皆听其故。”此规定
A.旨在落实重农抑商政策 B.反映了明初社会经济困难
C.体现了农工商并重思想 D.有利于民间商业资本发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明代商业。材料反映了明政府允许民间商业性的借贷,这有利于民间商业资本的发展;材料体现了政府对商业借贷的鼓励,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A项错误;虽然材料中有“或有冻馁不能自存者”,但“或有”说明只是个别现象,这不能说明整个社会经济的困难,B项错误;虽然材料体现了对民间商业资本的鼓励,但并不能说明商业与农业并重,C项错误。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代商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