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莞美学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19周周测历史试题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15 K
    上传用户gzhx001
  • 更新时间2016/4/5 9:58:4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24.史籍记载,周朝在其867年的统治中,较大的自然灾害只有89次,发生次数较少;秦汉时期自然灾害明显增多,在440年中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375次,平均1.4年就发生一次。这说明
A.土地大量开垦不利于生态的平衡    B.国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所下降
C.粗放式农业经营不利于环境保护    D.秦汉时期不重视天人关系的探求
25.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士大夫不是那种作为君主之权力工具的单纯的官僚,他们横亘于君主和庶民之间,维系着相对独立的道统,并构成了以独特机制约束政统的权力。我们不能夸大,但也决不能忽略这种约束。”上述政治形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B.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C.官僚政治形成和贵族政治解体     D.夏商周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中国古代士大夫,横亘于君主和庶民之间,维系着相对独立的道统,并构成了以独特机制约束政统的权力”的信息说明的统治中起到中间作用,主要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作用,故B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儒家思想演变·儒家思想特点
 
26.北宋李觏明确指出:“人非利不生,曷为不言”,他还批判孟子“何必曰利”的说法太偏颇。王安石也反对以往儒者“耻言理财”的旧传统。苏洵也主张“徒义”是行不通的。这反映了北宋时期
A.孟子的学术和社会地位降低        B.政府逐渐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价值观念        D.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人非利不生,曷为不言”反对“耻言理财”的旧传统以及“徒义”是行不通的信息说明古代重义轻利的思想在北宋时期得到贬低,主要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思想观念的改变,故C正确。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古代商业发展·北宋商业经济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