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四川省乐山市沫若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559 K
    上传用户gzhx001
  • 更新时间2016/4/2 11:33:3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1
资源简介
1.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C.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D.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再认再现能力。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充分体现了政治上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所以D正确。A是宗法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商朝统治的特点
                                             
2.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大陆现行历史教
材中的提法是(   
A.分封制      B.封建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吕氏春秋通诠·慎势》载:“封建,即封邦建国,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赐亲戚或功臣,使之在各该区域内建立邦国。”联系材料“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因此 这里的“封建制度”应是指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战国至明清时期则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自然经济为经济基础,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主要政治制度。BCD符合近代以来所说的“封建”概念,而不符合材料“封建制度”意思。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3.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宗法式家族形成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C.中央集权制建立 D.王位世袭制确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提到的第一次革命发生于公元前221年,联系史实,这正是秦朝建立的年代,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分析选项,A 、B、D三项明显不符合秦朝历史,答案为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