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尔莫盖尼斯曾劝说苏格拉底:“难道你看不出雅典人的法庭由于受到言辞的影响常常把无辜的人处死,而在另一方面,由于言辞所引起的恻隐之心或由于申辩的人话说得中听,也常把有罪的人释放了吗?”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雅典法庭并无公平与正义 B.辩论对于民主是不利的
C.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 D.论证了君主专制合理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题干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雅典陪审法庭审判过程符合法律规定,其程序是公平的,但仍会出现处死无辜的人和释放有罪的人的现象,这说明雅典民主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故C项正确;题干信息反映的是部分现象,不能说明雅典法庭并无公平与正义,故A项错误;BD项不符合史实,辩论对于民主是必要的,题干只是说明雅典直接民主存在弊端,并非反对民主,赞同君主专制,故BD项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2.《汉漠拉比法典》中称其条文是太阳和正义之神的旨意,《摩奴法典》被称为摩奴神的旨意,《古兰经》被称为真主的旨意。而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并未称是神意,相反,其中还有调整宗教关系的条文。这表明罗马法
A.否定宗教和神学 B.重实际而不尚理论
C.体现了自然法精神 D.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其中还有调整宗教关系的条文”。相比较而言,材料反映的罗马法的制定不是根据神的旨意而是根据罗马社会当时的需要制定的,故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3.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唐宋时期,政府不仅不排斥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相反,把手工业者和商人纳人国家专卖制度中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国家只在批发环节上控制商品经营;明清时期,国家对盐实行专卖,其他商品都可以自由经营。材料反映出
A.政府实行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政策 B.政府对工商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调整
C.民间贸易完全突破了官府的限制 D.政府对商业活动实行严格管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目提供了西汉、唐朝和明清三个时期政府在商业方面的相关政策,通过这些政策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存在一个动态变化,即:在严格控制商业活动的同时政策逐渐放宽。那么,在各个选项中,能够反映历史动态变化、政府控制和政策放宽两方面特征的,只有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古代商业的发展·专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