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作为中央行政制度的重要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呈现出往复式规律性变化如下表,下列吻合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规律与特点的是( )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
秦汉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
|
元
|
明
|
清
|
高层政区
|
|
州
|
|
行省
|
布政使司
|
省
|
统县政区
|
郡
|
郡
|
州
|
路、府、州
|
府、直隶州/州
|
府、直隶州
|
县级政区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州、县
|
①加强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重要原因
②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③上稳下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④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存在矛盾与困局
⑤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
25. “平民通过选举护民官制约元老院,既能以高度集中的方式清晰表达平民的意志,又能以职位之力发挥‘审核法律的理性’,明智评价贵族的政治主张。因此护民官制度的建立本身便显示了十二铜表法赖以出现的公法背景,意味着‘平民运动’的走向不是革命,而是法治。”这旨在强调( )
A.罗马法制定的制度因素 B.平民与贵族实现权力制衡
C.贵族丧失立法主导地位 D.平民利益得到了有效保护
26.大多数的美国开国精英不相信具体的“人民”具备自己统治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约翰·亚当斯认为:“民众的忌妒的呼声、猜忌、疑心、自负、傲慢、骄横、野心和某个地位优越者的暴躁”,一旦被用来对付某个人,其结果必然是,“一群不受节制的乌合之众的愤怒和狂暴,通过擅长蛊惑的专制者的暗中挑唆,就会爆发为各式各样的攻击、毁谤和怒火,往往以谋杀和屠戮而告终”,其程度之可怕,在专制主义的历史上都是难有其匹的。为此美国实行了( )
A.议会制共和制 B.三权分立 C.精英政治 D.邦联制总统制
27.在近年编撰的世界通史中,不少著作突破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传统套路,按文明类型及其演变划分历史,注重描述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一些中国史研究者尝试以这种视野审视中国历史,撰写了《反思“西方中心论”的一个代表》等著作。下列史实中,最能印证材料这种“视野”的是( )
A.16世纪开始兴起的三角贸易 B.清朝厉行海禁政策并维护朝贡体系
C.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D.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