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吕氏春秋·孟冬》记载:“是月也,工师校功。陈祭器,按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这反映了当时
A.民营手工注重质量信誉B.官营作坊主要生产祭器
C.器物制作不得过于奇巧D.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2.董仲舒认为人性中阴阳二气化合出的“仁”和“欲”皆是为了“生”。“生”并没有善恶之别,只
是当“欲”过分泛滥以至于妨害了“仁”,这才称其为恶。但是程朱理学认为阴阳二气的组合
不一,导致了人性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阳气即“本心”常被阴气即“人欲”所遮蔽,进而把
“人欲”归结为恶。由此可知
A.董仲舒借鉴了道教的阴阳五行说B.程朱理学否定了董仲舒的人性观
C.两者皆认为人性与阴阳二气有关D.两者皆认为三纲五常为万物本源
3. 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扉页上是释迎牟尼说法图。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由此判断正确的是
A.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B.唐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
C.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D.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