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先秦民本思想的杰出代表、论述“民水君舟”的荀子曾在《王制》篇中毫不含糊地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这反映出荀子( )
A.游离于民本与尊君的两端,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
B.从尊君角度论述民本思想,反映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
C.从民本角度论述尊君思想,适应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
D.区分尊君与民本思想,以说明君主专制反民本的本质
25.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察考选等实际行政职能,即“职能性官职”;另一类则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下,属“品位性职类”。秦汉以后,官职复杂多变,每一细微变化都折射出相关政治变迁。 (阎步克:《论中国古代官制的品位与官阶》)下列有关解读中不正确的是( )
A.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
B.魏晋官僚“士族化”,等级品位因素发展到历史新高度
C.唐宋入仕者皆授官阶, 说明已基本摆脱魏晋品位的影响
D.明清以职能官职为主,与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紧密相关
26.梁柏力在《被误解的中国》一书中曾对中西(欧)商业状况进行了对比,一方面指出歧视商贾并非中国独有的传统,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另一方面又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显不同,并对英国商人势力强的原因有如下一些文字介绍:“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照此推断,梁氏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 )
A.儒家思想含有明显的抑商倾向 B.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上升
C.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考入仕 D.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依赖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