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下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常温下能够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实验室用4mol SO2与2mol O2进行下列反应:
2SO2(g)+O2(g) 2SO3(g)ΔH=-196.64kJ/mol,当放出314.624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为80%
C.常温下,向纯水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硫,则水的电离平衡被促进
D.向3mL0.1mol/LAgNO3溶液中滴入5滴0.1mol/L N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KI稀溶液沉淀显黄色,则KSP(AgI)SP(AgCl)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依据与反应条件无关,只与反应前后总能量的大小有关,如果反应物的能量比生成物的能量高则放热,相反是吸热,故A错。C项:酸、碱都会抑制水的电离,二氧化硫通入到水中生成亚硫酸抑制水的电离,故C错。D项:由AgCl转化为AgI,说明KSP(AgI)>KSP(AgCl),故D错。故选B。
考点:化学反应与能量 转化率 水的电离 溶解平衡
点评:知识点多且基础,主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影响水电离的因素1.温度。升温总是促进水的电离;2.酸,碱。强酸强碱(强电解质)总是抑制水的电离,弱酸弱碱(弱电解质)也抑制水的电离;3.能水解的盐,盐类(除酸式盐之外)总是促进水的电离;4.活泼金属。因为活泼金属总是与水店里出的氢离子反应,使氢离子浓度减小,所以总是促进水的电离。
2.在宾馆、办公楼等公共场所,常使用一种电离式烟雾报警器,其主体是一个放有镅-241( )放射源的电离室。 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241 B.146 C.95 D.51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质子数与原子核外电子数相等,都是95,而质量数是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所以原子核内中子数是241-95=146,则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146-95=51,选D。
考点:考查原子的各个构成微粒及相互关系的知识。
3.下列现象的产生与人为排放大气污染物氮 氧化物无关的是
A.闪电 B.光化学烟雾 C.酸雨 D.臭氧空洞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闪电是自然现象,A错误;B、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工厂等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B正确;C、酸雨是大量排放SO2及氮氧化物形成的,C正确;D、臭氧空洞是氟氯烃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泄漏与臭氧(O3)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形成的,D正确。答案选A。
考点: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