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寿县志》载:“夏禹定九州,寿地属扬州,殷商如制;周为六、蓼国地;襄王三十年,地入于楚;景王十六年,吴占寿地;贞定王二十二年,复入于楚;楚考烈王二十二年,置寿春县。”对“寿地”沿革理解正确的是
A.行政级别由州降县 B.诸侯争霸影响地方沿革
C.中央集权由强到弱 D.贵族政治决定沿革结果
2.贞观元年,唐太宗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比来护已之短,遂成冤隙,或苟避私冤,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唐太宗认为
A.三省六部提高了行政效率 B.制度实行的效果与初衷不符
C.中书省门下省不应互相牵制 D.三省六部制导致亡国危机
3.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起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关于以上二则材料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则材料都属于文献史料 B.两则材料可以用来研究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C.两则材料主要观点相反 D.两则材料主要观点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