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战国时,(秦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
(魏国改革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牛犁并举,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
五十石”。这一现象的出现不能说明
A.铁犁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生产力 B.土地私有制确立,调动了积极性
C.秦、魏两国农业生产力最为发达 D.水利工程兴修,促进了农业生产
2.《唐律疏议》规定“一准乎礼”,通过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方式 ,将儒家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过程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本质是
A.儒家思想等同于古代的法律制度 B.儒家思想是古代法制的基本原则
C.中国古代已建成法制社会 D.其促进了中国近代法制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3. 中国古代中央机构始终处在不断的调整变化之中。如秦汉实行三公九卿制、隋唐实行三
省六部、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明朝设内阁和清朝设置军机处。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我国
古代中央机构的改革中
A.改革的出发点是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B.缓和君权与相权矛盾是国家稳定基础
C.强化君主权力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D.制度的完善取决于不断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