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施和钟无艳的故事在唐宋时期广为传颂。她们一个倾国倾城,一个奇丑无比。西施帮助
勾践复国成功;钟无艳助齐宣王勤政强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妇女社会地位高 B.反映当时中国对才德的推崇
C.“红颜祸水”的观念由来已久 D.历史传说缺乏依据不足为信
【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试题解析】西施和钟无艳只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妇女特例,不能得出当时妇女地位提高,故A项错误;从“西施帮助勾践复国成功;钟无艳助齐宣王勤政强国”,可知二人都有一定的才能,传颂这样的故事反映出对才德的推崇,故B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妇女对国家的贡献,与“红颜祸水”不符,故C项错误;历史传说缺乏依据不足为信不是材料主要内容的表述,故D项错误。
【答案】B
2.汉明帝提倡佛法。郎中蔡情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燃灯拜佛,明帝于是下令正月十
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由宫廷传至民间。由此可以推知
汉代
A.佛教思想居于正统地位 B.佛教信仰已为百姓接受
C.佛教传播影响百姓生活 D.民俗多与宗教信仰相关
【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试题解析】汉代居正统地位的是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仅体现皇帝提倡佛法,不能表明汉代百姓信仰佛教,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出元宵灯节来源于佛教,可知佛教思想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中仅体现了元宵灯节一个民俗,不能表明民俗大多与宗教有关,故D项错误。
【答案】C
3.西汉以前中国都城布局坐西朝东,东汉以后都城布局改为坐北朝南。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
因素是
A.政治制度演进 B.主流思想变化
C.商品经济发展 D.气候条件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