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指: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 “上善若水”应出于
A.《论语》 B.《墨子》 C.《道德经》 D.《韩非子》
2. 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A.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
B.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如出一辙
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某一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行”。4 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据此判断,陶行知推崇的哲学家是
A.程颐 B.王阳明 C .陆九渊 D. 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