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 )
A.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 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
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 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知识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西方分封制下的诸侯以周天子为共主,承担维护西周统治的义务,故A项中“集体统治”、C项中“诸侯割据”、D项中“地方分权”的表述错误;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官位和封土世袭,属于贵族政治,秦朝统一后,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属于官僚政治。故本题应选B项。
【答案】B
2.宋太宗曾说:“朕欲博求俊彦于科场之中,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致治之具矣。”这说明宋太宗认为科举制( )
A.不公平 B.不具备选才功能
C.只能使一部分成才 D.在维护统治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变迁,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目中的信息“博求俊彦于科场之中......为致治之具矣”体现了科举制在选拔治国人才方面的积极性,故排除B项,选择D项;题目中未涉及科举制的局限性,故排除A、C两项。
【答案】D
3、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文化高度繁荣,在科技领域的表现有
A. 发明造纸术 B. 发明司南 C.发明火药 D.发明活字印刷术
【知识点】科技成就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A、B、C、D四项分别发生于西汉、战国时期、唐代和北宋,故由题目中的时间“赵宋”即可选出D项。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