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山西省太原市五十三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缺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08 K
    上传用户conan01
  • 更新时间2016/1/22 14:14:1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近几年一条有趣的祝福短信十分流行:“佳节来临,恭祝家庭顺治,生活康熙,人品雍正,学业乾隆,成绩嘉庆,前途道光,财富咸丰,德才同治,心情光绪!”根据文史常识判断,康熙、雍正、乾隆等称谓应属于
A.国号    B.年号    C.谥号    D.庙号
2.《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写道:“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最终“中国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失去了
①关税自主权 ②司法独立权 ③台湾 ④香港岛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3.右图是一位老师讲中国近代史一个历史事件时画的示意图,据此判断这个事件应该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4.1904年章太炎写了一副对联:“今日幸颐和,明日幸海子,几忘曾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轻抛,只顾一人庆有;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此时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以下有关此对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人”指的是慈禧太后              B.“割台湾”指的是《马关条约》
C.揭示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D.“割东三省”指的是九一八事变
5.瑞澄(1863—1912),满洲正黄旗人,在一封家书中曾这样描述过一场事件:“各国洋兵已满九城,火光冲天者三日夜,地安门桥以南烧尽,西四至西单烧尽,朝阳门楼、前门楼均烧化为乌有。”据此判断这场事件应该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南京条约》和太平天国运动     B.《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
C.《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D.大革命失败和南昌起义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