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2《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
A组基础题
1.龙飞同学写关于民族精神方面的作文,可能引用下列哪句名言:
A.己所不予,勿施于人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到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
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 ②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 ③学在官府局面的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 ④科技生产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③④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③③④不正确 D.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
3."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治国兴邦的基本经验.我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提出了"仁者、爱人"的主张,下列言论能体现民本思想的是( )
①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②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⑤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③②④ D.③④⑤
4、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yet,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 swell",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作舟和水,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著作? 这位学生正确地回答( )
A、Li Er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
5、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