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BBG】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单元学习小结 Word版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岳麓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56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12/7 16:05:5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孔子思想中的人文精神

(1)的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宽松社会环境。

(2)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优先考虑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

(3)有教无类等教育主张,保证了个性发展,推动了个人素质的提高。

2孔子思想居于中国传统文化正统地位的原因

一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农业社会的保守性和社会阶层流动的相对灵活性;二是儒家哲学思想的特征——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的二重性,使得儒家思想能够在维护礼教纲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伸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儒家文化经过汉代、宋代、明代的发展,已渗透到中国人思维意识的深层,体现于中国人的言谈举止之中。

3百家争鸣形成的三大因素

(1)经济因素: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推动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农业迅速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日益确立。

(2)政治因素: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各国政治改革的潮流,宗法分封制瓦解,礼乐秩序受到破坏,诸侯士大夫崛起,原来属于低层的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

(3)文化因素: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学术逐渐下移,私人讲学风气日盛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