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卷(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他们关心的只是论辩的效果,至于真假、善恶、是非、曲直,他们是不管的。不但不管,为了赢得更多的学生,他们还有意模糊是非善恶的界限,声称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善恶是非,只要你掌握了论辩的技术,你就是是非善恶的标准。”这句话所能印证的名言是 (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人生而平等”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中“你掌握了论辩的技术,你就是是非善恶的标准”可知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2.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 )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C.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D.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智者学派的局限性。“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反映智者学派强调个人随意性,故C项正确。
3.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
A.孔子 B.普罗塔哥拉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答案 C
ntj�0t`'8�8-indent-count:2.0; line-height:150%;layout-grid-mode:char'>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