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此段属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言论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知识点】O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百家争鸣”•孟子
【答案解析】 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对“人性”的探讨,是孟子的观点。材料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告子章句上》。
故选: B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孟子的核心思想的准确理解。
【题文】2.以下是某一时期的文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秦汉 B.魏晋 C.隋唐 D.两宋
【知识点】H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经济重心南移
【答案解析】D 解析:一定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是对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从地图中文人分布地区可分析出,此时文人分布地区集中于江南地区,说明南方的思想文化的繁荣,已经出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由此可分析出此时是两宋时期。
故选: D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地图材料关键信息准确分析,并对思想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正确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