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可知,礼乐制度中,“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
A. 压抑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B. 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 促使君子庶人地位平等 D. 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25.1670年,康熙颁布十六条箴言,意在总结儒家思想的道德价值。“圣谕十六条”强调社会关系的等
级秩序,以及仁慈、服从、俭约、辛勤工作的美德。康熙又挑选一群满汉大学士,与之精研四书
五经。皇帝研读儒家经典、勤练书法的消息被“走漏”给群臣知悉后,群臣盛赞康熙是“圣君”。该
现象背后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清初巩固和扩大统治基础的迫切需要 B. 传统儒家文化强大的同化功能
C. 康熙帝对儒家思想的尊崇 D. 实行文化专制以加强君主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