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一、陈独秀与《新青年》
1.背景
(1)政治因素: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复辟帝制。
(2)经济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3)思想文化因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4)阶级因素: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2.兴起
(1)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刘半农。
(3)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京大学。
新文化运动事实上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这一运动的骨干基本上都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二、“德先生”与“赛先生”
1.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2.民主:不仅指人民享有主权、政府由人民投票选举产生、权力制衡等政治民主,也包括反专制反特权的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
3.科学:主要指与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同时还包括反对迷信、反对偶像崇拜,宣传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