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编辑
【CXSJ】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 学案:第二单元 第10课 梨园春秋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岳麓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75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10/29 14:44:2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0课 梨园春秋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一、戏曲的起源
1.萌芽:古代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的“”,蕴涵着戏曲的萌芽。
2.发展:春秋战国以后的宫廷晏乐、杂技百戏具有更多的戏曲元素,唐代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梨园”,表演的歌舞戏有一定情节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
3.形成:宋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喧闹的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两宋之际,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起一种戏曲,称“南戏”,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梨园”创立于唐朝,唐代音乐机构之一。后来,梨园为戏院或戏曲界的别称,梨园弟子,也称梨园子弟,指戏曲演员。
二、元杂剧与昆曲
1.元杂剧: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
2.昆曲:明中叶到清中期,是昆曲艺术的鼎盛时期。兴起于江南昆山的昆曲,文词典雅华美,寓意深切,发音吐字讲究格律板眼。昆曲的表演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对京剧、川剧、湘剧、越剧和黄梅戏等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被誉为“百戏之祖”。
三、“国粹”京剧
1.背景:明清时期,北京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为满足皇室贵族、官员、商人和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四方艺人荟萃一堂,争奇斗艳。
2.形成: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后融合并吸收其他剧种的长处而形成。
3.特点:四大行当:生旦净丑;艺术手段:唱念做打;表演艺术:象征虚拟,歌舞并重。
4.影响:京剧将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称为“国粹”,在人类文化艺术殿堂上放射着奇异光彩。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