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一、“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
1.一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快侵华步伐。1915年1月,提出“二十一条”,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2.1919年巴黎和会上,欧美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3.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游行示威。
2.高潮: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上海的“三罢”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1)北京政府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2)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3)释放了被捕学生。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其“彻底性”和“不妥协”不是指五四运动的结果,而是指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三、五四精神
1.爱国主义精神
(1)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