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编辑
(CXSJ)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期中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岳麓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653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10/19 16:25:3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期中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法家思想。材料意思是有圣明君主的国家,没有经书典籍之缛节,用法作为治国的礼教;不盲从先王的训示遗语,把执法的官吏当做老师。材料体现的是法治思想,故D项正确。
2.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其建筑“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最早把天、地、人的关系上升到理论高度并被统治者所接受的儒家人物是(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黄宗羲
答案 C
解析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理论。他神化皇权,宣扬“君权神授”,人君受命于天,统治天下,所以应当“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同时提出,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加以谴责和威慑。
3.朱熹曾说:“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朱熹这句话强调的是(  )
A.“理”是世界的本原
B.格物才能穷其理
C.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D.成为“仁者”的主要途径
答案 D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