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孟子、荀子与儒家
1.孟子
(1)历史地位: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2)思想主张
①政治思想: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伦理思想: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3)影响:唐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做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但不是简单地继承,而是提出了“仁政”思想,将孔子“仁”的学说扩展到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的施政思想。
2.荀子
(1)历史地位:战国时期儒家的另一位重要代表。
(2)思想主张
①哲学思想: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论观点。
②伦理思想:主张“性恶论”。
③政治思想:基本上继承了儒家思想,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同时他对法家的思想也有所吸收,主张礼法并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