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的传统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梅、兰、竹、菊常被作为托物言志的题材,承载作者对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格境界的追求。如今,在一些公益广告中,它们仍然被赋予廉洁自律等内涵,这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蕴涵着传统思想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D.中华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2.经过两年多“拆迁”与“保护”的拉锯战,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终究没能逃脱碎为瓦砾的命运,此事在网上引起一片哗然。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文化财富应加以保护 ②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名人故居已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发展 ④传统建筑的文化价值总是应时而变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习近平主席在一次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亚洲安全观。“亚洲新安全观”的内核是中国的“和”文化。由此可见( )
①中华传统思想始终是先进文化 ②传统思想深刻影响我国外交实践 ③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因时而变
④传统文化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从古到今赞成的有,反对的也不少。有人认为,儒家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也有人认为,儒家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这两种观点( )
①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②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③认为应坚持文化创新 ④都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