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1课时 传统文化的继承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文化的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2.继承性的表现。
(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传统文艺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传统思想的继承。中国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中国是爱玉之国、崇玉之邦。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说:“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特色之一。三千多年以来,玉的质地、形状和颜色一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的灵感。”儒家学说赋予玉以“德”的内涵,“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这种寓德于玉、以玉比德的观念,成为中国玉器久盛不衰的精神支柱。中国玉文化既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同时也培养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如“宁为玉碎”的民族气节,“化干戈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等。
玉文化的发展体现了传统文化什么特征。
提示:继承性、相对稳定性、鲜明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