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安徽卷)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时代,“常回家看看”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 )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
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解析:材料强调对待传统“孝”文化的态度,没有强调文化交流,排除A、C两项;传统的“孝”文化并不是陋习,排除B项;D项正确表述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故应选。
答案:D
2.(2014·福建卷)精湛绝伦、底蕴深厚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琴瑟齐鸣、管弦和谐的南音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青睐。不过有人认为,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对此,正确的态度是( )
A.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B.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
C.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D.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解析:对待一些面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反对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的观点,因为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对展现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C项符合题意;A项观点中“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说法错误,违背了文化多样性的观点;B、D两项持赞同观点,显然错误。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