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朋友圈被新《职业教育法》刷屏了。4 月 20 日,《职业教育法》修订通过,5 月 1 日起实施。对,就是过两天了。
据我所知,这是职业教育法制定近 26 年来的第一次重大修改。
这可能意味着,从今年起,职中的学生,就可以以应届生的身份,参加高考了。
此次修改的核心内容官方给出的原话是这样:
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更好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消息公布后,很快就有媒体解读此次修订是 " 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 ",引起民间一片狂欢。
" 普职分流 " 真的取消了吗?普高可以随便上了吗?即使今年就可以考,随随便便就可以考上吗?" 协调发展 " 到底是什么意思?新的职业教育法究竟着重改变了什么?
01
普高真的可以随便上了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27 日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就明确回应说:这是误读。
在新《职教法》中对于 " 普职分流 " 的定义是强调,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解读了这句话的含义:
第一个关键词就是义务教育后。义务教育后,也就是说,初中教育以后要实行普职分类教育。
第二个关键词是不同阶段。这是指高中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都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
第三个关键词是因地制宜。就是说不要搞‘一刀切’,要允许各地普职比例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差异。
第四个关键词就是协调发展。就是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这两个类型的教育没有高低之分。
说白了,绝对不是要取消中考对于普职分流的功能,学生还是要在中考时就决定去向,到底是读普高还是职高。
但是国家希望通过一系列的立法安排、资源投入安排、宣传安排,把职业教育办为与普通教育平等的类型教育,让大家明白,读职高在未来不是一件丢脸的事。
读职高同样有机会可以升学读本科,还可能更容易找到合适对口的工作,由此拓宽学生的成才选择,缓解社会的教育焦虑。
02
中考焦虑到底从哪来的
从我读书的年代开始,对于学生来说,中考结束无外乎三条路:
第一,进入普通高中继续为高考奋斗;
第二,进入职高或技校学习技术;
第三,直接进入社会找工作和发展。
对于中考结束后普高和职高的分流,大家早就已经司空见惯了。甚至一度在上世纪 80 年代,上技校、上职高是很多成绩好的孩子的首选,因为毕业就能有铁饭碗。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人认识到,通过高等教育可以获得更好的职业机会。特别是上世纪末出现的工人下岗潮,让大家发现铁饭碗其实并不铁,真正铁的还是自己的知识和本事。对于普高教育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
与此相反,中考录取率却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特别是实行中考分流政策后,有些地方明确划定分流比例,甚至低至 50% 左右。也就是强制地通过分数线,让后面一半的学生上职高,这确实让很多家长不爽。
特别是家中有 " 晚熟学生 " 的家长。他们认为初中生毕竟只有十五六岁,对于未来的思考还未清晰定性,有些孩子只是因为贪玩才成绩差,并不是缺乏学习天分,如果就因为一次考试决定了未来当工人的命运,太不公平。
另一方面,高校改革后,高等学位越来越多,考大学变得没那么难了(当然考好大学还是很难的)。比如去年,广东参加夏季高考的学生里本科录取率超过 51%,本专科录取率达 75.74%,对于一些所谓重点中学来说,高考录取率甚至达到了百分之百。
中考变成了比高考还要卷的战场。你得先拿到高中门票,才能拿到大学门票。
中考成为死线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家长们诟病的职高的教育质量。
因为以往职业高中就是培养产业工人的,所以在学校中更多的是学习技能知识,对于理论知识并不重视。
但了解我们教育大纲的人应该多多少少知道,我们国家初中教育阶段传授的关于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可以说是最最最最初级的知识,很多专业都只能算刚刚在门槛边,相对应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可能连地基都不算打好。
如果没有理论知识储备做基础,就算有通道继续升学,可能也抓不住机会,所以家长们才会有 " 读职高,这辈子就差不多这样了 " 的感觉。
03
学历焦虑有必要吗?
要读高中,说到底是为了要考大学。
考大学,就意味着更多职业机会更多道路选择。中考焦虑说到底是学历焦虑。
但大学学历真的是一路通杀的神器吗?
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到上世纪末,大学文凭作为实现阶层跃升的敲门砖,可能确实屡试不爽。但物以稀为贵,人才始终是要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当本科生越来越多时,社会能够提供的匹配岗位并没有增加,于是本科文凭含金量下降,大家开始追求名校文凭,以及名校研究生文凭,一步一步越来越卷。
特别是许多高校在本世纪初以来开始扩招创办各种二级学院," 以收费弥补分数 " 的形式扩大招生名额,导致本科学历承载的平均素养降低。
同时经济形势发生变化,社会面上能提供的工作机会减少,而大家对于相应的薪酬预期心理水平却没有降低,许多本科生毕业就是失业。
当然现在国家鼓励创业,制造消费领域里的各种新工种,说白了,这些机会跟学历关系不大,就算有本科学历,也未必能抓住新产业机会。
我个人认为,无用的本科教育反而不如有用的职业教育,那张文凭,不如有一门技术在身有用。
04
不上高中就是死路一条吗
个人的发展始终需要依附时代的发展。这几天我对一个词的领会有了很深刻的认识——与时俱进。
那些能够认清时势变化的人,才是能站立在潮头的人。
疫情以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特别是教育方面的调整,其实都是底层思路的持续调整。
过往 40 年里靠原始动力、野蛮生长快速发展起来的社会,不会再延续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调性,今后只会变得更集成化更分工细致化。
大家必须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社会机器中的一员,准确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顺势而上。
拿教育来说,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各自有明确的目标:
一个培养技能型人才,一个培养研究型人才
未来的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并不是普通的产业工人,而是能驾驭高科技高知识含量工具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这是国家把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提到并重层次的深意。
认清大势,再分析孩子的能力,适合走哪条路。
职业教育上升通道这条路,也并不是新生发出来的,从上个世纪就一直存在。
我跟朋友讨论这个话题时,他告诉我——
他父母单位(石化央企)上个世纪 80 年代就与一所全国著名工科大学签有定向委培这种教育协议,把优秀的工人送到大学里学习 4 年,毕业后必须回到工厂工作满 xx 年。
这些工人可能原来也就是高中技校毕业,在岗位上表现突出,有继续升级进入管理岗位的潜力,但理论储备需要提升,就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继续教育,既有利于企业人才培养,又能助力个人发展,妥妥的双赢。
甚至很多大学毕业的工科学生,进入企业也是从工人做起,他们也不过是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中产出的工人。只是这些 " 工人 " 因为有知识护体,会比技校生更容易走上管理岗位,走上专才道路,成为技术中坚力量。
这些通道一直都有开放,但因为不够主流不为人知。
现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就是把这条通道路径清晰化系统化,让更多的人都能进入这条通道。
职业教育的发展,其实是有利于家长们帮助孩子,提早做更清晰更具体的职业发展规划。总好过从莫名其妙的本科专业毕业,进入社会却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吧?
在经济大转型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将主要面向更多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培养有实际的才华和实干的人才。
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国家重新调整职业高中的教育体系,真的拿出诚意来进行彻底的改革教育质量,才能让家长放心把孩子交给职中。否则仅凭一条所谓 " 高考通道 ",也是无法让人信服的。
毕竟,现在的高考,社会生都能考,是否应届生,也没有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