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评2010年高考山东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阅读:81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6/16 12:07:47

 

2010年高考化学试题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坚持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立足基础,注重能力,引领课改。在注重对化学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考查的同时,突出了对信息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试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稳中有变,难度适中
2010年高考化学试题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求新求变。试题形式与样题保持一致,命题知识和能力主线与以往考题保持相对稳定。整卷以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理论、化学基础实验、有机化学基础等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卷客观题主要以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考查重点,卷旨在考查考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解答)问题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在稳定的前提下,试题与以往考题相比也有明显的变化,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比例有所增大,对实验技能和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进一步加强,对化学原理的考查更注重理解和应用,把化学与生活和社会相结合的理念融合在考题中;在设问上增加了简答性填空,要求考生不仅对原理充分理解,而且能正确表述,从而减少投机性得分,增强了选拔功能。
  考题在情境和问题设置上贴近考生的思维习惯,不偏、不怪,难度适中。第一,层次鲜明,难易比例得当。必做题中的选择题,侧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大,难易搭配合理。第9、11、13、14题相对简单,第10、12题属中等难度,第15题题图结合,思维容量较大,相对较难。必做题中的填空简答题侧重于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每一题都设置了不同层次的问题。第28题(1)(2)、29题(3)、30题(1)(2)等较易,28题(3)(4)、29题(1)、29题(2)、30题(3)等难度中等,29题(1)、30题(4)等难度较大,有利于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突出了试题的选拔功能。选做试题模块特点鲜明、重点突出、难度适中,对高中化学选修课的开设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第二,试题设问新、情境新、强调学以致用,有利于引导学生跳出题海,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28、29、30、33题情境新颖,第28(1)(4)、29(1)、第29(3)、第30(4)、第31(4)、32(2)设问新颖,这些题目对控制试卷总体难度和区分度起到了保障作用。
2.设点全面,主干突出
  以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依托,着重考查考生化学科学素养,是化学考题命制的立意主旨。化学必做题仅10题,却涉及了生活中的化学、化学思想方法、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与性质、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酸碱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热化学、电化学、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化学基本计算、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等内容,基本涵盖了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本卷整体贯穿能力与知识的主线,在题目设置上,每一题围绕一个主题多面设点。就选择题而言,做到了每一题一个主题思想,每一选项涉及到不同知识内容或同一知识点的不同角度,大大增加了整份试卷的覆盖面,有效地考查考生对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思维的敏捷性。第9题以氧元素为主线,涉及到核素、同分异构体概念,核外电子排布、化学反应本质的理解,NA的计算等;第10题,以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理解为主题,四个选项分别涉及到了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反应热的概念及其与反应速率的关系、盖斯定律的应用、焓变的影响因素等;第11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12题,考查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第13题,主要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第14题,实验的基本操作;第15题,沉淀溶解平衡的有关概念和原理。必做题的填空简答题,同样兼顾主干和覆盖面。第28题以硫—碘循环为素材,以应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解答)实际问题为主题,涉及到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平衡、弱电解质电离、原电池原理、盖斯定律等核心知识,兼顾元素化合物性质、化学反应本质的认识和应用、简单化学计算、读图、推理等,主干突出,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第29、30题具有同样的特点。在选考模块的考查中,同样突出选考内容的主干知识,第31题是《化学与技术》模块试题,以材料为背景,综合考查了高分子有机材料、传统无机材料、新型复合材料、废旧材料的回收与利用等问题;第32题是《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试题,题目以组合的形式综合考查杂化、微粒间的作用力、电负性、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晶胞结构与计算等基础知识,层次分明;第33题是《有机化学基础》模块试题, 以一种抗结肠炎药物的合成为载体,对有机化学的重要知识,如结构、官能团的特性、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现象、有机物的检验方法等进行了考查。
  3.注重双基,突出能力
  今年高考化学试题的设计取材考究,立意高远。在问题设置上,以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载体,从较低起点入手,以能力考查为主导,注重化学科学素养。做到了高处着眼、低点入手,注重双基。同时试题具有鲜明的立意,那就是始终以考查考生能力为主导,抓住学科知识的综合和内在联系,考查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突出考查从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对考生思维品质的考查。如第15题着力于考查考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对新信息的分析理解能力、对新问题的解决能力,思维容量较大;第28题以廉价制氢为素材,以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主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影响因素等重要内容,要求考生深入理解原理并有较高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第29题以金属防腐为载体,考查铝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电解原理与应用、原电池原理与应用、水解平衡等,对学生迁移应用、综合计算等能力有较高要求;第30题以工业生产聚铁为背景,将工业生产的大背景浓缩到实验环境中,将SO2性质、气体制备与检验、气体除杂与尾气处理、仪器装配、Fe3+与Fe2+的转化、离子除杂、过滤、pH测定的操作方法、逻辑推理与计算等基本实验原理和基本操作有机融合,考查面广、综合性强,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等都有较高要求。
  (2)突出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通过题给素材的阅读,敏捷、准确地获取相关信息,并通过对有关信息进行初步加工,结合已有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是高考的一项重要要求。今年的高考试题十分重视这一点。如第15题,沉淀溶解平衡与pH变化的曲线,对试题的正确解答既具有重要的提示又具有较强的干扰作用,只有理解了图中曲线的变化规律和溶液中离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正确解答;第30(4),pH对聚铁质量的影响,将化学原理、逻辑分析、计算结合到一起,设计新颖,思维容量较大;第33题,要求考生正确提取合成路线提供的有效信息,整合所学有机化学基本知识,正确迁移才能正确解答本题。总之,试卷中信息的呈现方式相当丰富,包括文字、方程式、关系曲线、实验装置图、工业(或实验)流程图、物质合成路线等,这些呈现形式也是新课标实验教科书中普遍采用的,可以说,试题对学生多途径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检验。
(3)突出考查化学实验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无论中学化学还是大学化学都应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这也是社会发展对化学人才的要求。试题充分体现化学新课程理念,注重对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表现在化学实验题的分值比例增加和实验试题命制的尝试两方面。化学总分78分,涉及实验的问题共26分,约占化学总分的33.3%,比去年29.5%有所增加,充分体现了实验在化学学科和新课程理念中的地位和作用。
  4.立足实践,注重应用
  化学已经广泛渗透到科学的各个领域当中,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化学也正以其特有的价值影响或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存环境。试题的情境设置都是依据生产实际,而不是刻意杜撰,试题内容尤其是卷填空简答题,涉及到生活、化工、环保、材料、医药、能源、科研等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实际应用价值,立足实践是本年试题鲜明的特点。如,第28题涉及到了关注低碳经济、开发清洁能源、对接科研前沿;第29题金属防腐更是生产和生活中必须考虑的方面,同时隐含节能减排,而且选材贴近实际生产方法和过程。第30题涉及聚铁的工业制备,将实际生产和实验室操作联系在一起,实验内容、仪器装置、实验方法都真实可信,杜绝了为考试而“创造实验”的现象。第31题着眼材料,第32题涉及碳纳米管,第33题涉及合成药物,化学的应用性渗透到每一个题目之中。这样的题目使考生真切地感受到化学与实际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5.指向明确,引领课改
  今年的考题,在整体上具有明确的指向,指向能体现化学科学本质的主干知识,指向化学科学素养的考查,注重能力立意,不偏、不怪,对今后的化学教学无疑也会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1)试卷紧扣《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试卷形式与往年保持一致,保证了教学的稳定性。
     试题使用新素材,对使用不同版本教材的考生公平、公正。
  试题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无偏题、怪题,特别是对于原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中有要求,而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中不作要求的知识一律没有涉及,使中学教学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2)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试题特点鲜明
  必考内容试题突出化学主干知识的同时,着力于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选考内容试题不偏、不怪、基础、灵活,充分体现模块课程特点,加强了主干知识的考查,三个选考模块试题难度、区分度、答题耗时等基本等值,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选修模块。试卷顺应了课改对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3)试题突出考查新课程理念下的三种能力要求
  全面考查了考试说明对考生能力的要求,涵盖了“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的探究能力”;注重化学知识与科技、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了实践性和应用性;重视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以上这些,正是新课程理念所积极倡导的。试卷中所有试题都是原创试题,均与实际密切联系,对考生来讲无疑增大了陌生度,但试题的起点高、落点低,在陌生的环境中考查熟悉的问题,在熟悉的情景下采用新颖的设问,强化了对信息加工能力、思维能力的考查。如第9题,尽管对于核素、同位素非常熟悉,但是能不能通过化学变化实现同位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可能是学生没有思考过的问题,同时考查了化学变化本质这一熟悉的问题;第28题,尽管硫—碘循环分解水制氢是陌生的情境,但题目设置的是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熟悉的问题,充分考查了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第29题,金属防腐原理和方法考生可能很清楚,但是铝的阳极氧化需要考生在题目中整合足够的信息才能解答;第30题,更是对学生实验技能、实验探究能力的全面考查。
     来源:  编辑:zhch730715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