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资讯 >  阅读文章

高考文综考纲:政治抓关键词 历史构建清晰框架

阅读:226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9/2/27 11:18:59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今年大纲有何变化?今(13)日,上游新闻记者邀请了重庆南开中学政治教研组长王小鸥、高三历史备课组组长石明侠、地理教研组长张特老师对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的大纲进行了解读。

  政治

  后期复习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

  考纲解读:

  2019年普通高考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大纲》与2018年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没有反映出2018年必修教材修改的内容。但仍然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立德树人的宗旨,考核仍然注重追求核心价值,要求学生能在知识积累应用,能力提升和素养养成过程中,实现教育育人的功能和任务。

  备考建议:

  后期复习要抓住考核目标与要求里面的关键词来进行。

  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特别是基本技能的准确理解很重要,比如阅读理解能力训练。

  2。获取与整合信息。应该是部分信息与综合信息的概述。

  3。自主学习中获取信息。需要加强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训练。

  4。知识库。说明知识内容体系必须完整掌握。

  5。分析现象与认识本质。注意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把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处理好。

  思想政治学科是对现实的反映与阐释,如果仅靠掌握课本和考纲对应的知识还不够,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必须考查。因此,后期复习建议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建议参照2018年版修改的教材内容。

  复习时事材料的选取,要注意将范围扩大,一些长期的重大问题要关注,比如生态文明的问题,同时要将时间延长,复习最好超出2019年3月。

  历史

  构建清晰的历史知识框架

  考纲解读:

  2019年的历史考试大纲与去年相比,总体变化不大。“前言”内容相对稳定,“目录”内容“稳中有变”。“稳”的是学科编排顺序;“变”的是总纲从无到有,“汉语文”叙述改为“汉语”。

  “总纲”从无到有,其在位置上进行了调整,而非“无中生有”,可以从中体会到教育部考试中心借助“考纲”向教师传递的重要信息:“素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考的着力点。

  在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上,高考历史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试题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考纲特别强调几个学科特点和要求:学科内的体系化,即学科必备知识、学科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价值的四位一体。要让学生学会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而提升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素养。

  还强调了学科间的体系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是描述一个人经过历史教育后应该具有的历史特质,即“会用历史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历史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历史的语言表达世界”。“考纲”所蕴含的“素养”理念为教师打通“考—学—教”三大环节提供了切实的“引领作用”。

  备考建议:

  后期复习学生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目录复习法:历史属于记忆为主的科目,目录很重要,每一单元要涉及的问题一看就一目了然。每一个单元是一个主题。所以,从目录来复习,纲目明确,可以总体把握,做到宏观心中有数,居高临下全面看问题。可以从目录看到大问题后,扣书闭目思考回忆大问题下小问题,不会的可以看书,再具体的补充。

  提纲复习法:根据目录的线索,整理出每一个单元的复习提纲,把整个的知识点整理、归纳、系统化,要复习的知识点就全面了,再按计划有重点的复习。

  结合习题综合复习法:利用相配套的习题册,复习一单元后,可以重新翻阅本单元习题,再一次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本单元的知识点。也可以利用网络下载一些本单元的习题再做一下,这样的反复,会使知识更加的熟练、全面。

  地理

  要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考纲解读:

  2019年考试大纲与去年相比,考试目标与要求没有变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考试大纲的“前言”部分有一个变化,强调了试题注重创设与学习生活、学科发展密切联系的情景,意味着在复习中要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以及要关注和地理学科相关的一些地理事件。

  备考建议:

  要回归教材,深入研究概念、结论、现象背后的原理。在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考查同一个概念,比如水土流失,如果只知道概念不知道背后的原理,容易失分。

  复习中还要注意,原来是知识点的考查,现在是知识群的考查,一个考点是由多个知识点构成的,因此,要注重夯实基础,建构知识体系,注重知识点的关联性。

  此外,还要训练解题思路、强化信息处理能力和综合表述能力。重视知识的联系与迁移,突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来源:网络  编辑:majiawe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