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专业研究 >  阅读文章

如何激活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

阅读:229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2/18 20:12:25

近年来,因生命教育的缺失、社会压力的加大,导致青少年自杀、自残现象偶有发生。自杀中的青少年有高学历的博士生、研究生、大学生,也有中学生、小学生等,闻之让人揪心不已,面对一个个悄然逝去的年轻生命,社会舆论有不同反响:有说此类消息不应渲染,有的不屑地认为属于个案;有人不得不反思个案为什么会频频发生?作为从事教育工作者,我深深地陷入了沉思……从隋炀帝正式创立科举制到1905年,历经千余年的科考制度寿终正寝。百年前,我们废除了科举制,摆脱了应试教育之累。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似乎又陷入了新的不同于以往的应试阴影。

无意说现今的高考制度不好,但其许多不完善之处却不可回避,在当今国际竞争说到底是科技教育人才竞争的社会大环境下,即使考生百分之百能考上大学,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竞争仍然会以不同形式存在着,道理很简单,因为社会分工是永远存在的,当你扩招到所有人都能上大学的时候,甚至全国人都是博士生的时候,社会还需要人搞服务工作从事第三产业,所以从理论上说,现行的高考不一定是最好的办法,但至少没有比这更好的可操作的公平竞争方法了。我们还是要面对现实,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平衡这一现实,这一现实在教育方面的表现就是要承认人的差距、人的脑体差距。

如今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不愁吃不愁穿,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悄然膨胀,家长和学子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潜移默化地形成只有获取高分考上名牌大学,才是成功的理念,当心高自傲的学子在如林的高分竞争激烈环境下,一旦考试失误失手,失去心理平衡,经受不了挫折打击,心理素质极端脆弱。每年的高考、中考,许多考生因心理素质差在考场上不能正常发挥,考后又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失去生活信心,找不到自我,以致走向绝路。这些说到底是心理素质问题,心理素质是其它素质的核心,是促进其它素质发展的动力机制。古今中外大凡有所作为的人之所以能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甚至能趟过耻辱河畔而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是因为这些人能用信心希望勇气去应对失误挫折,说到底这也是心理素质问题。
所谓心理素质,是指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它既包含智力因素,同时也有非智力因素。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潜心挖掘心理素质的活水源头,不失时机地把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那么如何激活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呢?

心理素质教育的活水源头来自良好的社会和家庭环境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社会、家庭都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特别是家长,因为是孩子的第一老师,这方面理应做好。少年时期的孩子,天真无瑕,头脑是一张白纸,可描绘美好的图画,可写美好的诗章。作为孩子的父母,应如何引导好人生第一步呢?这个至关重要。是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因势利导地引导孩子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还是逼迫孩子去实现父母设定的目标?是实事求是地帮助孩子树立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还是硬逼着孩子去摘取永远无法摘到的果实呢?

据报刊转载的一个典型事件:一个母亲对自己的17岁女儿,提出了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母亲要求女儿每次考试要在年级里面名列前10名,将来一定要考上北大清华什么的,最低要考上全国前十名高校。孩子多次对母亲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全校几千名学生,每年只有一二个能考上北大、清华的。可是母亲说:我不会给你第二次高考的机会。孩子绝望了。此后,母女俩为此唠叨不休,孩子从此以后心理上有了抑郁症、恐惧症,性格孤僻,情绪低落,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惶惶不安。终于有一天,孩子把母亲弑死。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让孩子树立理想目标本并不是坏事,但并不是逼迫孩子去考名校。如果孩子每天生活在重压之下,就会使本来天真活泼的天性变异,使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对生活失去信心。家庭的第一教义就是要使孩子既要懂得学习的重要,又要懂得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心理素质教育的活水源头来自教师的正确引导

只有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并且懂得在必要时教给学生心理调控的方法,用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心理挫折,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与他们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个体在适度的压力下,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必须符合自己的实际,确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志向水平,即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行动目标。

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良好环境,现代的学生善于交际,良好的人际关系、平等和谐融洽的班风、激励向上催人奋进的校风、充满民主意识具有创新改革的教风,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些都可以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要教育他们经常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和帮助,投入到学习的集体当中,共同分享集体的欢乐,通过友情,把原有的孤独感变成信赖感、友好感,使心理冲突得到缓解,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的内心矛盾焦虑紧张积郁通过师生沟通倾吐,得到缓解和释放。引导学生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开朗乐观的性格。

教师的主阵地是教学是课堂,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适量地进行幽默教学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学研究证明,有趣的语言、体态等,比单一的语言词汇的描述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注意更稳定更集中,观察更仔细更深刻。学生的感知能力大大增强,学生获取知识印象深刻,就能保持长久精确的记忆,回忆起来迅速准确。可见幽默乐观的教学风格,开朗向上的人格魅力,使师生之间产生亲和力,这是形成学生健康心理,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巨大力量。

心理素质良好的活水源头来自学生自身的内驱力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毛泽东的这一哲学名言,被无数事实所证明。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把学生的远大理想目标与近期的计划相结合,一步一个脚印,既不自卑自暴自弃,也不盲目乐观。

教会学生注意自己的耐挫力,要善于在逆境中成长发展,多从古今中外历史上找些这方面的事例,让他们永远做生活的强者,相信自己,战胜自己。

帮助学生找准自我完善自我。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克己自律的习惯,走出自我矛盾的怪圈,建设一个肯定坚强的自我。

提高非智力因素的认识,正视自身的内因作用。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与能力外的决定智力活动效益的一切心理因素。它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个性意识倾向;二是气质性格认知方式;三是情绪和意志。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起到三种功能和作用,首先是动力作用,它是引起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内驱力。其次是定型作用,气质和认知方式是以一种习惯化的方式以影响智力与能力活动的表现形式。再次是起补偿作用。学生对非智力因素的认识提高了,能正视自身的内因作用,能自觉地调节心理,控制感情,培养个性,形成良好的心理机制。 

     来源:整理  编辑:ahhxb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