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专业研究 >  阅读文章

中 国 近 代 化 现 代 化 专 题

阅读:1197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2/3 16:42:32

近现代化是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物质文化生活作为规范和标准来衡量社会的进步。从人类社会转型角度看,近代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其内涵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转变;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政治上由封建专制向资本主义民主共和转变。

近代化是以商品经济为前提,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核心,以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以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劳动为主要标志的一场社会变革,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意识乃至于思维方式等全方位的大变革,从而使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专制为代表的贵族特权,以公民取代臣民,使整个社会逐步资本主义化。

中国的近代化是与世界发展息息相关的,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乃至国际关系变化,都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在西方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积极对外扩张,西方列强用战争形式,打开中国闭关大门,在外部资本主义刺激下,中国近代化进程艰难地开始启动。

现代化是政治上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庸地位,取得国家独立,由封建专制主义国家走向人民主权的民主主义国家,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上由封建自然经济走向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由农业国走向工业国,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文化上从以孔孟之道纲常名教为中心的旧文化,走向以科学民主为旗帜的新文化,逐步实现国民普及教育,文化思想领域的科学化和理性化;社会上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愚昧走向文明,由家长制走向一夫一妻制为主体的家庭社会结构转变,社会领域的城镇化和整合化。

另有专家认为:现代化是把自古以来以手工分散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以社会化集体劳动为基础的工业社会的进程。也有专家认为,现代化从静态上看是世界范围的国民经济、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在现时代达到的先进水平;从动态上看是落后国家力争现代世界先进水平的运动。

中国近现代化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经济上的工业化19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新思潮的萌发,地主阶级洋务派在中国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用民工业,引进了一些西方机器设备和科学技术,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这便是30多年的洋务运动。由于没有变革封建制度,仅仅局限于引进西方技术,随着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追求自强”“求富的破产。

19世纪70年代,在外商企业的刺激下,在洋务企业的诱导下,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也直接投资创办近代工商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由于受社会性质的制约,民族企业只能集中在轻纺工业部门,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布局于通货口岸少数城市,期间有过几次短暂的发展,但在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后来的国民党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下,民族资本主义逐步萎缩、破产,直到走入绝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资产,接受帝国主义在华资产,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以使人民政府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对私人资本主义采取保护、利用、限制、改造等政策措施。在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私人资本主义获得新生。对私人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党在过渡时期制定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一五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此后,经过十年全面建设,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已经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政治上的民主化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个古老的封建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洪仁王干主张制定法制,由公众选举官吏。早期维新派主张在政治上进行革新,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制。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维新变法真正上说是开了政治上民主化的先河。但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民主政治成为泡影。20世纪初,几乎同一时期,立宪派、革命派都力倡民主政治建设。流亡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利用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继续从事君主立宪的宣传。在国内,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和部分绅商成为君主立宪思想的社会基础,他们一方面不满清政府专制统治;一方面希望通过温和方式进行变革,希望能通过清政府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制度。地方督抚中,袁世凯、张之洞等电请清政府改革政体,1905年,清政府派员出国考察欧美宪政,准备逐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在立宪派的一再请求下,1909年各省设立谘议局。1910年具有国会性质的资政院在京成立。此后,立宪派进行国会请愿运动。1911年,清政府被迫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制,这是行政制度的进步。随着皇族内阁的出台,部分立宪派痛感清政府立宪是一场骗局,他们采取从权应变的手段,转到了革命方面,清政府更加孤立。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提出要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国家性质和主权在民的原则,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但辛亥革命并未使中国真正走上民主政治道路,仅仅保留了一个民主共和的外壳。北洋军阀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虽然国号仍叫中华民国,但这两个政府实行的都是专制统治。比如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有过孙中山等革命派维护民主共和的一系列斗争。国民党在形式上完成统一中国后,颁布了《训政纲领》,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国民党以党治国的原则,确立了国民党在国家政权中至高无上的决策地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利益的各民主党派,试图在中国走第三条道路。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为此而努力,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实行英美式的多数议会制的民主政治,这种主张属于中间路线。随着国民党强令民主同盟解散,其他民主党派也被迫转入地下,这标志着中间路线破产。

新中国成立后,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初步形成。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各民主党派实行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制度。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体制,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1956年,为更好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中共提出了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982年,中共又进一步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更加密切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上的西方化鸦片战争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也大量涌入,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封建文化。中西文化交汇、碰撞,这里面既有落后与先进的差异,又有侵略与抗争的分别。那时候,先进的中国人,在爱国精神的驱动下,为拯救祖国、振兴中华,掀起向西方学习的热潮,努力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

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由于儒家思想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因而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近代以来,在寻找强国御侮之道的过程中,思想界出现了学习西方的热潮。从鸦片战争期间的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从维新派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到孙中山等革命派的民主革命思想,特别是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以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来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以资产阶级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来反对封建迷信和蒙昧主义,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政治要求和经济利益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表现。但新文化运动仍旧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有它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它不能同民众运动相结合,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绝对否定,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推翻封建思想。上述思想文化体现出近代化从器物层面——制度层面——思想观念层面的渐进过程。后期新文化运动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和政治武器,直到指导中国革命最终胜利。

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创办的新式学堂,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在洋务派推动下开展了各项洋务活动,需要大量新式人才。传统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都无法满足开办洋务事业的需要,从而迫使洋务派着手兴办近代教育事业。这样,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先后开办了一批外国语学校和学习西方技艺的近代军事技术和科学技术学校,在开办新式学堂的同时,清政府还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它冲破了闭关自守的封建格局,克服了当时中国士人夜郎自大的心理,开中国留学教育的先河,留学生的派遣沟通了中西文化正式交流的渠道,推动了国内近代教育的发展,此后,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也陆续创办了一些新式学校,它们同样为国家近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了各类人才。在近代教育事业陆续开办的同时,一些近代文化事业也开始在中国出现。中国最早的近代报刊是由一些外国传教士创办的。181585,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这是外国传教士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此后,各国传教士相继在南洋和中国境内创办了一批中文报刊。鸦片战争后,更多的外国传教士、商人进入中国,外人创办的中文报刊也大量增加,据统计,从1842年到戊戌变法前后,外人在华创办的报刊达170多种,约占同时期我国报刊总数的95%。这些报刊在宣传宗教、进行殖民地教育的同时,也宣传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成为中国人接触西方文化的基本途径。在近代报刊陆续出现的同时,中国近代出版事业也逐步发展起来。外国传教士早在鸦片战争之前就在中国出版宗教宣传品。鸦片战争后,一些外国传教士相继在中国创办了一些图书出版发行机构。随着外人在华办报、出版、发行等活动,中国人自己也开始创办近代报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近代报纸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也日益受到中国人的重视。

这些近代文化事业的开办,有力地推动了西学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所谓西学,就是指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西方社会知识等西方学术文化。早在明末清初,西学便开始传入中国。19世纪以后,西学东渐明显。总的来看,中日甲午战争前在中国传播的西学,内容主要以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为主,但有关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容也开始增多。在这时期,西学通过遍布各地的新式学堂、各种近代报刊和品种繁多的西书,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西学的影响已经逐渐从知识界扩大到社会基层。西学的传播,严重地冲击封建观念,社会价值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动摇,一些科举出身的官僚和士大夫,不但重视工商业,而且亲身投资于官督商办企业或商办企业。许多官僚和士大夫也改变了传统的世界观和夷夏观念,开始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西方,重新估价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抛弃天朝上国思想,不再认为西方技术是奇技淫巧,向西方学习是求富求强的必要手段。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社会风气也发生一些变化,城市生活中的服饰、饮食、建筑以及社会娱乐等方面,传统的风俗习惯都发生一些改变。人们的社会信抑、家庭与婚姻等方面同样也发生某些新的变化,出现一些新时尚,所有这些都加快了中国社会变革的步伐。

试题设计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洋务运动被称为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回答1——5

1.最能代表中国近代化的经济因素是

A.洋务经济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D.买办资本主义经济

2.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中,最能体现洋务派初衷的是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创办新式学堂     D.筹划海防,创办新式海军

3.第一家外国轮船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内河航运公司设在

A.美国、汉阳     B.美国、上海

C.英国、天律     D.法国、广州

4.洋务派兴办民用企业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A.部分地主官僚商人有资金

B.当时国内出现了兴办民用企业的商品和劳动力市场

C.外国先进的技术设备的引进

D.军事工业缺乏资金原料燃料等

5.洋务运动的客观积极影响有利于外国列强对清政府的控制有利于加强清政府同外国的联系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推动了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随着西学的传入,在世界近代化的推动下,中国近代化也在曲折中得到发展。回答6——9

6.下列历史现象,适应社会近代化发展趋势的是总理衙门的设立新式学堂的创办清末新政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提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化与欧美近代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近代化内受封建势力阻挠   

B.中国近代化缺乏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

C.资产阶级始终掌握着近代化领导权  

D.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不合理

8.阻碍中国近代化的最根本因素是

A.封建主义             B.外国资本主义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官僚资本主义

9.近代历史证明,要使中国真正实现近代化,最关键因素是

A.走科教兴国道路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实现工业化       D.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封建生产关系和封建政治制度的瓦解作用日益明显,对社会发展有进步作用。回答10——14

10.与资本主义萌芽相比,民族资本主义最突出的特点是

A.资金比较雄厚        B.技术比较先进

C.受外界影响较大      D.使用机器生产

11.民族资本主义与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最主要的区别是

A.性质      B.机器生产       C.市场      D.资金

12.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创造客观条件是在农民手工业者破产,提供了劳动力条件提供市场条件传入资本主义生产技术设备冲击传统的经济结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1950——1952年,私人资本主义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完成了对私人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

B.它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它从此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彻底消失

D.得到恢复和发展

14.1949年到1953年,私人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其原因是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人民政府实行合理调整的政策工矿企业的民主生产改革,工人阶级生产积极性的提高自身没有消极因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民主政治是先进的中国人追求的政治目标。回答15——18

15.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其原因是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认识到该主张不合国情

C.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 D.受孙中山革命派影响

16.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其含义是

A.武装起义的时机成熟

B.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

C.维新派立宪派转入革命阵营

D.民主革命有了统一领导和政治纲领

17.最能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显著特点的是

A.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B.确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C.注重加强共产党的自身执政能力建设

D.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8.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主要是因为民主程度受我国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条件的制约我国的民主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人民尚未真正成为主人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在某些方面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国防是一国安全的重要保证。回答19——22

19.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涉及到危害国防安全的是中美《望厦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中国的国防近代化开始于

A.林则徐禁烟运动中整顿海防   B.洋务运动

C.裁撤绿营,精练陆军         D.清末新政

21.最能体现清政府重视海防建设的是

A.创办轮船招商局       B.创办福州船政局

C.建成北洋舰队         D.添设海军

22.1956年主管国防尖端武器的研究和生产的是

A.聂荣臻     B.徐向前    C.叶剑英     D.贺龙

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近代化,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回答23——25

23.最先在中国投资兴办近代工业的是

A.地主    B.官僚    C.贵族   D.外商

24.列强在中国投资兴办厂矿,对中国产生的最大消极影响是

A.资源大量破产和浪费           B.外国商品充斥中国市场

C.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D.导致大量农民手工业破产

25.”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成就最突出是在

A.国有企业比重增加    B.工矿业

C.交通运输业          D.科技领域

.材料题(本大题共两小题,2611分,2712分,共计23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文化角度看,交通是文明的产物,交通的发展程度直接反映社会文明的整体水平。如果把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看做一个人的躯体,那么交通就是它的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两者密切相连,缺一不可。          ————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中国最早出现的汽车,是1912年由匈牙利人输入,在上海最繁华的地段,自早7点至晚7点,车辆通过的情况:电车450次,摩托车(汽车)900次,马车1000次,人力车18000次。

————《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

材料三.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迫切要求革新交通工具.1812,英国第一艘汽船彗星号试航成功。1819年,第一艘轮船横渡大西洋。1814年史蒂芬逊制成第一台蒸汽机车。

                       ————黄山书社《世界近代史》

回答(1)举出古代史上秦、隋、唐三朝交通事业的发展情况。(4分)

2)指出中国近代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2分)

3)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上有何新成果。(2分)

4)概述交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字出现以后,人类经历很长的手抄传播阶段。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        ——《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是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鱼网等造出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唐代已经出现雕版印刷,宋代的毕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

——《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现代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及通信技术等。在现代社会,人类活动所需的各种信息就是依靠以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的通信设施来处理、存储及传输的。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

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文字的发展情况。(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造纸和印刷术对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发明的时间和国家。电子计算机在新技术革命中具有什么意义。(3分)

4)依据上述材料,指出人类传播可分为几个阶段。(3分)

.问答题(本大题共两小题,2816分,2911分。共计27分。)

28.民族独立和近现代化,是近现代史上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主题,从鸦片战争后至今,中国各种力量各个阶级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回答

1)中国近代化历程可谓一波三折,举出从19世纪60年代到五四运动前,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三次尝试。(3分)

220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建设取得哪些成就。(5分)

320世纪最后20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哪些举世瞩目的成就?分析其原因。(6分)

4)你从中华民族取得独立和近现代化历程中,得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可靠保证是什么?(2分)

29. 人类的社会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文明演进的过程,政治民主化是和人对民主自由的追求联系在一起的,政治民主化是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回答

1)在中国近代史上,举出为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大事件有哪些?(5分)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政治民主化实行哪些重要制度?(3分)

3)在政治民主化建设中你有哪些认识?(3分)

中国近代和现代化答案

.选择题

1C

2A

3B

4B

5D

6A

7C

8C

9D

10D

11C

12A

13D

14C

15C

16D

17D

18B

19C

20B

21C

22A

23D

24C

25B

.材料题

26.答案要点:(11分)

1)秦统一中国后,统一车轨、驰道,修建由都城咸阳通达各地的驰道,东达燕齐,南达吴楚。隋炀帝为了巡游,令人在北方修筑了两条大道,改善了北方的交通状况。唐朝交通要道上还有接待客商的私家店肆,备有驿驴,供客商使骑用;以运河、长江为主的水运也很方便,商船往来不绝。还有从唐朝通往回纥的参天可汗道。海外交通发达。

2)汽车从国外引进;出现了新交通工具——汽车,仍以旧式交通工具为主;交通运输业落后。

3)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了轮船、火车;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汽车、飞机。

4)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缩短了原料、燃料和产品的运输时间,促进了工农业和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程度越来越高,交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也越发显现。

27.答案要点(12分)

1)商朝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商朝、西周铭文出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标准字体,后来,社会上又流行一种更加简便的隶书。

2)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两大贡献。使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力地推动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31946年美国。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使信息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导致信息技术产业的产生,也提高了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以美国为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信息技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成为美国经济的主导产业。

4)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

.问答题

28.答案要点:(16分)

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清末新政、新文化运动。(任意举出三例)

2)中共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要求,制定了一五计划:集中成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制定并通过了《中华民人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这部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3)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项目,如宝钢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等。

原因: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正确认识国情,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实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

4)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9.答案要点:(11分)

1)戊戌变法要实行君主立宪制;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欧美宪政,实行预备立宪;立宪派请求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辛亥革命结束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实行民主共和政体;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在中国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中先后成立的各民主党派,期望在中国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2)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

3)追求政治民主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为社会经济发展开辟道路。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封建落后势力顽固、社会经济的落后、人们文化水平的低下、几千年的小农意识存在,近代民主政治进程缓慢,民主政治成果非常有限。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取得真正民主政治成果,才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政治建设必须要有经济建设作物质基础。

     来源:整理  编辑:ahhxb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