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学科辅导 >  阅读文章

中企在印度:民营企业成设厂主力 用工环境有不少讲究

阅读:444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5/11/28 9:10:35

   【环球时报驻印度特派记者邹松】印度工业政策与促进总局常务秘书肯特最近很忙,日前他刚出席了“三一重工注资印度市场50亿美元”的新闻发布会,这家中国民企表示出对印度风能、工程装备及住房市场的浓厚兴趣。紧接着,肯特所在的部门还要为VIVO手机印度工厂投产站台,好在厂址不远,就在新德里旁边的卫星城——诺依达。在肯特眼中,接踵而来的中国企业与雄心勃勃的“印度制造”可谓天作之合,而自己部门的工作就是将二者绑牢捆紧。“如果中国的公司向我们走近两步,我们就会迎上去四步”,肯特说。大至风力发电机,小到手机存储卡,中国产品越来越多地贴上“印度制造”标签。巨大的市场潜力及相对低廉的生产成本使印度成为中国企业海外试水的重要一站。“中国企业的未来不在中国,那里已经产能过剩,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现在愿意来印度制造。”肯特此言代表印度工商业界的某种乐观心态。但中印制造业真能实现无缝连接吗?

  有“国家队”也有“地方军”

  黎剑是个印度通,他设计的手机客户端也叫“印度通”,来印度生活工作的人大多会下载这个软件,上面衣食住行都有,堪称全方位“印度向导”。对在印已打拼十年的黎剑来说,过去一年多算得上事业的春天,他麾下的中印商会不仅招兵买马,扩充人员,手头的各类咨询业务也量质齐增。上个月,中印商会的又一期赴印投资讲座开讲,主题是“印度税务制度”,主讲者是印度当地知名律师。尽管近3个小时的授课全程英文,但五六十位当“学生”的中国企业代表不仅听得认真,还不时发问,颇有股要把印度税法吃透的劲头。

  来中印商会听课的中企不乏国字号龙头企业,从矿产冶金到运输基建,动不动就是世界500强,有的是驻印多年的“老将”,也有初来乍到的“新兵”,更有不少曾经打了退堂鼓如今卷土重来的“二进宫”。《环球时报》记者从中发现,不少民企老板已不是首次来印考察,带着项目寻求合作者越来越多。

  “来学习的企业大多是对印度市场政策的新变化感兴趣,比如为了鼓励‘印度制造’,印度准备把进口外国整机的关税从6%上调至12%”,黎剑说,“此类关税调整对很多中国企业有影响,很多此前主做贸易的企业开始想办法把生产厂搬到印度来,否则就赚不到钱了。”

  中国手机厂商对上述关税调整非常敏感——小米、VIVO、OPPO等中国品牌纷纷期待在印度设厂。消费电子类产品利润率原本就低,整机出口成本上涨再度挤压利润空间,迫使中国手机从“卖到印度”转变为“在印度产,在印度卖”。VIVO手机赴印度发展刚一年左右,但其在诺伊达地区的生产厂即将正式投产,该厂一期投入达12.5亿卢比(约合1.25亿元人民币),月产能为100万台手机。同时,新投产的生产厂将为当地提供超过2000个工作岗位。

  类似VIVO这样较具规模的中国民资企业是目前赴印设厂的中企主力,比如品牌手机小米、金立、联想,通信设备行业的华为、中兴,白色家电领域的海尔、美的以及机械制造巨头三一重工等。它们大多经历过中国市场的考验,拥有拳头产品并较具知名度,在对印度市场调研后,找到了几款能够打开销路的产品进而在印度站稳脚跟。此外,中国中小型私营企业赴印发展的热潮也在上涨,这类企业“船小好掉头”,能够较快发现商机,业务增长迅速。

  相对而言,中国不少具有国资背景的大型企业进入印度较早,但大多以贸易为主,设厂的不多。一方面是由于国企业务领域大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项目,在可预期回报不明朗的情况下不敢轻易为之。另一方面,由于国企业务多少涉及当地“命脉行业”,受到的监管更严,面临的非经济阻力也较大。

  劳动力廉价,但用工“门道”多

  “印度面向世界的一个卖点就是其年轻而廉价的劳动力”,英国广播公司最近一篇报道“在印度开厂的中国企业”的文章写道。人工成本低是外国企业在印度投资办厂的主要诱因之一。在印度,普通工人月工资基本在700元(人民币,下同)左右,工作两到三年以上、有一定技能的熟练工月工资约为1200元。据美的印度公司产品经理胡建国介绍,单从工人工资水平算,印度只有中国同类企业的1/3。

  但工人工资低,不意味着在印度用工的整体支出就低。在美的位于拉贾斯坦邦的空调生产厂,《环球时报》记者在车间注意到穿制服与不穿制服的两类工人,穿制服的是正式工,他们也是美的合资单位美国开力此前雇的工人。这些老员工的工资高达4000元到5000元,他们在这间高峰期能容纳600人的工厂里是少数,但也有近100人。

  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所不同,三一重工印度公司把很大精力用在售后服务上,包括雇资深讲师培训机械操作手,安排销售人员定期学习机械知识,组织客户来厂参观交流等。这些“软性”服务的用人成本并不低廉。据公司副总晏新辉介绍,很多讲师都是从对手企业挖过来的,年薪基本在20万元以上,但在产品差不多的情况下企业竞争就是拼服务,这笔投资必不可少。

  在用工成本方面,除了工资,人员管理成本也不得不考虑,这就涉及用工效率问题。中国企业的管理方式在印度往往行不通,最明显的区别是中国企业讲究执行力,想方设法要按时保质地完成任务。而印度企业文化讲究以人为本,公平至上,员工的工作时间相对固定,中高级职员不愿加班,一旦加班要依法领取两倍到三倍的工资。低层员工愿意加班,但要通过工会统一调配。

  多数印度职工,无论层级,都讲究相对舒缓的生活和工作节奏,这表现在工歇期间都要喝喝茶、聊聊天,基本没有被工作逼得喘不过气的时候。印度普遍不实行计件工作制,多数企业员工不追求多劳多得。

  员工流动性大是印度企业的普遍现状,一般一个有5年工作经验的员工,翻开他的履历表,一眼看不过来他跳过多少次槽很正常。每次跳槽都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加薪,对企业的忠诚度在印度似乎并非重要问题。但中高层管理人才仍是各家争抢的对象。目前来看,每年按比例涨工资是最有效的“企业文化”。

  工会是外企投资印度势必面对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方必须定期与工会“讨价还价”。中国企业初来乍到不熟悉这个流程,曾想一“躲”了之,但最终发现必须认真面对,否则涉嫌违法。在劳资双方沟通过程中,工会为了自身利益会要求直接与中国管理层沟通,但事实证明“中间人”的角色必不可少,他可以是熟悉印度法律的法律顾问,也可以是有谈判经验同时能代表资方利益的老员工。

  参与“印度制造”有附加条件

  在印度投资设厂,有很多现实困难不得不考虑,比如说气温。印度中北部地区夏季高温,而多数大空间厂房并不适合安装空调,可想而知夏天在里边工作的艰苦。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些气候相对凉爽的地方成为工业园选址的理想地。

  浦那市位于印度西南部马哈拉施特拉邦,这里一年多数时候气温是20多度。目前浦那已拥有多个相对成熟的产业园,三一重工、潍柴动力、海尔电器以及一些化工企业先后在这里建厂。

  记者在海尔上千平米的冰箱流水线厂房看到,数十名工人有序地在生产线上工作,整个厂房由数台安置在墙上的大型风扇降温。与此相似,三一和潍柴的工厂都是用风扇降温,因为厂房高且大,空气流动靠风扇更管用。

  从投资规模讲,中小型企业在印度落地生根的可能性更大,一方面是船小好掉头,另一方面是更能适应印度各地方不尽相同的产业环境政策。目前在印度投资的中国企业有不少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厂,雇工只有几十人,只生产某一项产品,但销路不错。记者的朋友张先生是从原上海某国企跳槽至一家小型中印合资公司的,该公司正是看准印度在水泥搅拌领域的添加剂生产空缺,虽是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买卖,但在印度设厂更能贴近市场需求。

  在获得工厂用地方面,中小企业更愿意租用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产业园区,免去了征地、基建等耗时费力的环节。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印度长期悬而未决的跨邦消费税。由于发展水平不同,各邦都有不尽相同的在本地消费商品或享受服务的税种。与此相适应,同一家公司,如果在多个邦都有生产厂或商品存放库,就会免除这类消费税。从这个意义上讲,小而精、分布广的设厂策略或许更适合印度本地实际。

  来源:环球网

     来源:网络  编辑:bingxue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