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学科辅导 >  阅读文章

2015年高考作文题预测:"唤醒记忆,传承创新"

阅读:124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4/8/28 17:05:14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戏剧除外)

  沈阳城市记忆博物馆共分为盛京记忆馆、奉天记忆馆、红色记忆馆、工商记忆馆、民俗记忆馆和北市记忆馆等8大展馆,展示来自沈阳民间的近万件藏品。

  一座城市的历史通过这些旧物被回放……老物件让老沈阳人的生活重现眼前。以前的人只要听见不同的响声,就能辨别除外面商贩是做什么生意的。“嗡-嗡-翁”发出的长时间回音,那是剃头匠的唤头发出的剃头的呼唤声;“梆—梆-梆”那是木杵敲击着木碗,沿街乞讨的呼唤声;“洸-洸-洸”声音响亮而又清脆,在闹市区吸引着观众,那是卖艺人的呼唤声;“咚-咚-咚”那是两个小木球击打小木槌发出的售卖食物的呼唤声;“叮铃铃,叮铃铃”清脆悦耳的声响,那是沿街买药者在手指间佩戴的指铃发出的呼唤声......

  对面对这些熟悉又陌生的物件,听着这些来自天籁之声,城市的记忆再次将我们唤醒。对此你有哪些启发和感悟.......

  唤醒记忆,传承创新

  在沈阳城市记忆馆中,收藏着近万件来自民间的藏品,一座城市的历史通过这件旧物被回放,过去的一幕幕又在老沈阳人的眼前重新,而作为新时代的我们,面对这些熟悉又陌生的物件,心中的感受时而欣喜,为历史的脚印自豪;时而感叹,为过去人们的独具匠心倍感钦佩;时而困惑,对于过去历史的结晶和新时代的发明。面对令人回味的老物件,心头不禁涌出到底是该承传,还是该创新的问题?其实二者密不可分。

  对于前人,学习借鉴不能仿效。“板桥体”单个字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如果有人因此羡慕郑板桥的成就,想模仿而出名,那么必定走入死胡同。因为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说“不可无一”是肯定了“板桥体”的独特艺术价值和不朽的艺术地位;说“不可有二”则揭示了艺术创作中的真理。正如贾平凹在信中对小妹所说:“对于大师,你只能学习,不能仿效。”因此说,对于我们前辈的作品,后人或同时代人只能学习借鉴,不能机械仿效,否则就会陷入克隆的怪圈,只有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和发展。

  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再创造。不能机械地仿效大师,不等于不让学习他人的作品,当然不是。那些肤浅的跟风之作,正是因为对文化艺术承传研究得不够,才会陷入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境地,落于俗套。因此,承传是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创新则为之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艺术如此,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亦如此,它们都要承传与创新并重。就拿我们祖先使用的农具来说吧,原始阶段,生产力低下,人类的头脑还没有进化好,只学会了使用石头和木棒作为劳动工具,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但是,随着人类头脑的发展,人口的增多,石头和木棒这种劳动工具不能满足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于是有人在原始工具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不断创造出新的劳动工具,不断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所以说:继承—创造—再继承—再创造,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地继承与创造中发展和进步。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是靠着某种精神和力量来支撑的,这种精神和力量就是他的灵魂。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不能称其为健康和健全的人;一个没有灵魂的的民族,永远都会处于被欺侮和被损害的地位,如牛羊鸡犬任人宰割;一个没有灵魂的国家,永远都是处于挨打挨宰的局面。创新,就是要摆脱落后挨打,挺起脊梁,给身躯注入精神和科技的要素,钢铁般的毅力,无穷的智慧,让他们不断地强大。回顾我国创造了四大发明等辉煌,停止创新发展,落后挨打,任人宰割的百年屈辱史,我们百感交集。事实证明,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重温强国之梦,找回民族的自信、自豪和自尊,我们这个民族就会大有希望。

  看着老物件,增加自豪感;展望未来,百感交集,责任和使命感,让我们不敢懈怠,不敢忘怀。作为时代的青年,让我们在传承与创新中,充当先锋,做一名冲锋在前的战士,为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修改与点评】

  1.题目“唤醒记忆,传承创新”紧扣材料和文章的中心,用拟人的手法拟题,给人以亲切和温馨的感觉。

  2.中间三段,运用了层进式的论述结构,三个小分论点统帅三个主要部分,层层深入,从物质到灵魂。

  3.结尾语言简练整洁,除了扣住开头,形成首尾照应外,还结合青年学生的实际,号召激励,用当创新和改革的先锋战士,为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简朴的语言中蕴含着青年学子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来源:冠华作文网)

     来源:网络  编辑:xuesha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