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高考研究 >  阅读文章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探讨与对策初探

阅读:562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30 14:39:48
广东省南雄市一中 戴 媛
摘要:长期以来,初中和高中地理教学的相对独立使初中生进入高中后不能很好适应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对高中地理学习产生“跨度感”,使初高中地理教学不能顺利衔接。本文就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初高中地理教学 衔接问题 成因 对策
 
初中和高中是两个即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不同阶段。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后,大部分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学习高中地理,严重影响了高中地理教学的效果,甚至影响到部分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信心和兴趣。因此,如何处理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问题日益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为此我校就如何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进行了多次调研。本文根据调研结果,结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调查和总结,对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和对策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
(1)初中毕业生地理基础知识薄弱
据我们调查:很多学校——特别是乡村学校没有专业的地理教师,而我校绝大部分的学生来自农村,很多学校的地理教师由其它科目的教师兼任,而这些“非专业”的地理教师地理知识不系统,教学方法手段单一陈旧。再加上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初中地理仅作为可有可无的副科,地理课往往受到排挤,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初中很多地理教师往往在极度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照本宣科,或直接给学生画重点,让学生死记硬背,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地理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些死记硬背下来的知识经过九年级一个学年的中断基本上已被遗忘殆尽。因此,初中毕业生的地理基础知识严重缺乏、地理思维普遍欠缺,这是致使初高中地理衔接问题和矛盾突出的最重要的原因。
(2)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差异
表一: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比较

主要
内容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基本
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
5、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6、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求
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从表一可以看出,初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存在较大差异,初中更侧重于知识的获取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而高中阶段更侧重于学生地理思维以及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是初中的升华。初中地理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地理概况,积累地理表象,主要学习地理基础知识,行为动词多为“知道、认识、说出、懂得、初步学会、举例说明”等,原则上不涉及成因问题,在能力要求上侧重学生记忆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在初中的基础上,高中地理侧重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的学习和运用,“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事件的成因、过程及规律等”,行为动词多为“描述、分析、说明、归纳、概括、比较、运用”等,在高考当中,主要的设问形式有:特征判断、原因分析、解决措施、区位分析、分布规律、影响分析、条件分析、防止问题等。因此初中毕业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高中地理学习的要求不相符,导致初高中地理教学在基础知识、读图技能、地理思维、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脱节。
(3)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不同
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为主,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教材内容以感性知识为主,具体地理事实和地理材料较多。而高中地理是系统地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主要论述地理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和规律, 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形成的原理,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与初中地理相比,高中地理在深度、广度、梯度、角度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推进,这也是高一学生难以适应高中地理的学习重要原因。
(4)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差异
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学生在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等方面有均有较大的变化。研究表明,初中学生更易接受以感性材料为主、富含感情色彩的地理内容,而高中阶段的学生更喜欢思辨性和理智性的地理内容。而高一阶段正处于学生心理发展的过渡时期,学生的认知阶段正处于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另外,高一的学生缺乏较高的思维和综合能力,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对学生思维和综合能力的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与高一学生思维和综合能力不相符合。如高一学生一开始就接触到地球的运动相关的内容,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普遍觉得难以理解和想象。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对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信心和兴趣造成打击。而学生的心理特点,往往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的方面。
 
二、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的对策
针对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的上述成因,根据笔者在教学过程的实践总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试图解决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问题。
(1)加强调查总结,深入了解学情
高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学校,各学校地理教学情况不一,即使同一学校,不同的教师也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采取课堂提问、调查问卷、新生座谈以及针对性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初中地理的学习情况,寻找学生地理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要记录下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将所掌握的学生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地理学习的基础档案。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对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做到应付自如。同时,要随时发现和总结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一学校的教师可以不定时交流,不同学校的初高中教师每年可以专门组织一次研讨会,分享各自遇到的问题,共同商讨对策,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2)研读初高中教材、课标,准确把握学科知识体系
高一教师除了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外,还需要认真研读初高中的地理教材和课程标准,这样才能完整地把握学科知识体系,高屋建瓴,对各章节做到心中有数,更好的把握教学方向。高一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已经讲过以及课标对特定知识掌握的层次要求,哪些知识虽然讲过但是学生可能不易掌握,哪些知识在高中需要加深扩展,并制定好授课计划,做好衔接工作。例如:在讲地球运动这一章的时候,需要用到初中讲到的经纬网的知识,这部分虽然在初中学习过,但是间隔时间太长,很多学生关于这部分知识已经遗忘,所以在学习地球运动之前适当补充该部分知识,做好铺垫,这样在授课的时候才能轻松自如,学生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3)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融合初高中知识
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不仅是知识的增补与温故知新的问题,更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实践过程。因此,初高中教学内容的衔接并不是对学生初中所学知识的简单复习,而是根据学生的学情和高中教材的内容与高考的要求事先进行精心的设计,确定复习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的连接点,有计划地把初中的地理知识与高中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当地将初中知识穿插进去,为学习新知识铺设一个台阶同时赋予旧知识新的活力,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从而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例如,在讲地方时和区时的时候,可以适当穿插初中部分的经度划分这一知识点,用地球仪演示或画版图的形式画出来,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为后面地方时和区时的讲解奠定了基础,学生理解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4)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初中的地理教材以直观的感性内容为主,而高中地理是以遥不可及的宇宙和地球的自转、公转等非常抽象的知识开始的。初高中教材的巨大变化以及学生本身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应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联系生活实际,多利用学生身边的教具,以及联系跟地理有关的古诗词等知识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学科本身具有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地理事件原理抽象等特点,很多复杂、抽象的问题和现象如果老师单纯通过语言描述,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如果采用多媒体进行模拟演示,可以使复杂、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和具体化,利于启迪学生思维,增强学生想象力,突破教学难点。作为一个和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用生活案例进行地理教学是最好的教学工具,不仅可以化解教学难点,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地球运动”时,其中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等问题学生难以理解,如能联系生活实际,问学生冬天和夏天的作息时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以及让学生观察晴天自己在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影子长短,解释其中的原因,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突破教学难点,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另外,在粤北山区长大的孩子多少都有过登山的经历,因此在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学生们登山的经验说明海拔的高度对气温的影响,同时阴坡和阳坡的差异也是登山的过程中基本上可以直观看到的。这样以生活的事例来进行讲解,学生非常快的就理解了,而且还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5)加强地图教学,培养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教材和地理高考必不可少的部分,掌握读图、析图、用图的技能是学好地理的有效途径。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学会阅读和运用常见地图、地理图表等”,而高中阶段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要求学生掌握“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有关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历年高考当中,地图也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承载了非常丰富的信息量。因此,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在高中教学中就要始终贯彻地图的重要性,把地图作为重要的教学工具使用,尽可能的把所讲的内容与地图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地图的重视程度,有度、有序的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同时要改变学生的用图习惯,要求学生不仅仅要学会阅读和简单运用地图,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分析和应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每一幅地图不仅仅要知道其表达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会分析图表背后所蕴含的原理、规律和变化趋势等潜在内容。另外,在高中教学中可以根据高中教学内容适时适当的引入学生熟知的初中学过的地图,加强初高中地图的衔接。例如:在学习洋流知识时,教师可以自己或者要求学生将世界轮廓图简单的画出来,再叠加上全球的盛行风带,然后再利用这幅地图来分析洋流的形成,找出洋流的成因和分布规律,这样不仅仅有效的衔接了初高中地图,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
(6)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实践探究能力
初中学生以接受学习为主,通过看书和记住相关知识点就可以达成学习目标。高中地理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应该有相应的转变,由单一的接受学习向主动的发现学习转变。对于高一学生,她们对于地理的学习还处于摸索状态,因此需要教师的及时诱导和点拨。如气候知识,在初中只要求掌握主要的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区域,而高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还要根据文字描述或者图表等相关资料,分析、判断和推理气候类型、形成原因、怎样分布等一系列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和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初高中地理学习的不同要求,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另外,在高中地理教材每个专题或知识点后面都插入了一定量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与探讨”等活动栏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问题设计各种实践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从图书馆、网络等处收集资料,进行社会调查,并对其进行整理、归类和分析,不仅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增强,也训练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初高中地理知识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显著的区别。要想搞好高中地理教学,使学生适应高中地理学习、学好高中地理,正确处理好初高中地理之间的关系是关键。如果不能有效地实现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和知识的融合,那么要想使学生快速适应高中地理学习,在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同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适合高中地理学习特点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培养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中学新课标资源库 (地理卷) [S]. 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2] 路海东. 教育心理学 [M].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 李京子. 浅谈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 [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4(4): 30-32.
[4] 邵梅. 加强校本研究,衔接初高中地理教学——对新课标地理必修I教材内容进行整合的思考 [J]. 地理教学, 2010 4: 40-41.
[5] 李海燕. 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 [J]. 考试: 教研版, 2011 (1): 45.
[6] 施鲁.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问题及对策探究——以上海市部分高中研究为例 [D].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论文, 2010.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地理sikao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