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一年多的学习研究和探索实践,我们对“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简称“理综测试”)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理综测试”与分学科测试有着明显的区别。目前的高中实行分学科教学,但高考却是综合能力测试,这二者之间存在矛盾。理综测试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只有认识到这些特点和要求,转变教学观念,才能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措施,真正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认为目前的理综测试与分学科测试比较,有以下8个特点。
一、理综测试内容遵循教学大纲而不拘泥于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各学科编写教材的依据,也是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在理综测试中涉及到的各学科知识点应遵循大纲,不能随意超越,而考查学生的能力则不拘泥于大纲。各学科的主干和核心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是测试的重点。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各学科双基的重要性。因为它是学科进行其它教育达到多元教学目的的载体,只有抓好双基,才能完成一系列重要的目标,诸如能力的提高,社会责任感的增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爱国主义思想的确立等。因此,实行理科综合测试,并不是弱化双基,恰恰相反,而是要强化双基、主干和核心。当然现在强调双基有自己的特点,例如有必要降低知识的难度,加强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加强学科间的联系,要注意到各知识点的实际应用。因为理科综合测试常以现实问题立意命题,根据问题背景的需要,知识的生长点不一定是学科的主干和核心内容,因此,平时教学更需注意防止知识的明显缺漏,从这一点来看,对双基的要求是提高而不是降低。学生可能存在的知识缺漏并不是靠教师的讲授来填补,而需要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来解决。
二、理综测试对学科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
理综测试不拘泥于大纲,主要对学科能力和综合能力而言,它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提供的背景(背景涉及的一些材料很可能是大纲、教材没有要求的知识点),分析处理信息,调用已学知识来解决未知问题。各学科均有本学科自己的学科能力,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如化学科强调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在观察、审视现实问题时有化学自己的视角和思维模式,这对于学好化学,甚至将来成为化学专业工作者来讲是十分重要的。理综测试对各学科能力仍有相应要求,所不同的是着眼点不再是成为专业工作者的需要,更为强调的是这些能力的具有普适性的一面。
理科综合能力是建立在各学科能力的基础上的,因此具备一定的学科能力是培养理科综合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理科综合能力是指:①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②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③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④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我们在教学上可清楚地看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重组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上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上我们首先要重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学活动上,要注意复习阶段的多模式教学,防止单调划一的呆板的讲练式,要提高练习、讲评的效率就需进行有选择的练习(而不是每次训练发一套测试卷要学生全做),专题性讲评(而不是简单地按题序不分轻重主次的对一遍答案)和针对性矫正(即根据练习反馈的情况,对重点题目根据变点进行多变点的变式训练,以确认学生的实际水平)。第二,抓好学科内综合,以此为起点再抓学科间综合,不过早地刻意去搞大量的拼盘式综合。学科内各知识点间建立横向联系要有一个过程,从学科内综合到学科间拼盘综合也要有一个过程,从拼盘式综合到各学科知识、能力的融合更需有一个过程。我们不能操之过急,当前的重点是学科内综合。第三,要协调理科中理、化、生三学科的关系,例如同一份试卷上三学科试题难度的协调(甚至包括三学科教学时难度的协调),三学科专业用语、术语和计量单位的协调以及一道题目三学科分值的协调等等。
三、理综测试强调与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的联系
与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的联系既是双基知识横向联系的需要,也是能力发展水平的体现,因此教学实行“四联系”是必然的,强调学习知识的应用是重要的,但由于生产、生活、科技等现实问题的复杂性,要全面真实模拟现实有一定困难,因此较大的可能是取现实生活、生产和科技中的某个问题,或一些侧面,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然后以此为出发点探索各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的生长点。因为以现实问题立意,各学科的生长点不一定都是它们的主干、核心内容,也不一定要选择各学科的交叉点上。也就是说,理科各学科的交叉点可能是考点,但不一定是考试重点,因为现实生活、生产中可供选择的背景、问题很多。我们在选编这类练习题时要注意问题的普适性,即不能选择一些十分专业的技术性问题,这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尽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广泛阅读科普材料,了解环境、材料、能源、生命、医药、海洋等前沿领域概况,了解新概念、新理论、新发现、新技术和新方法。这项工作不必专门安排时间,可向学生提供资料,让学生自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