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随着课改的深入,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先进教学手段的增加,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呈显出多样性,但这也是一柄双刃剑,教学方法的选用以及和教学手段的组合、取舍对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很大。历史课堂教学应该注意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用具选择的有效性,教学对象考虑的有效性,教师角色的有效性
关键词: 新课改 历史教学 有效性
2004年以来新课改在我市全面实施,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探讨也逐渐吸引起了更多教师的关注。随着课改的深入,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先进教学手段的增加,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呈显出多样性,但这也是一柄双刃剑,教学方法的选用以及和教学手段的组合、取舍对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很大。以下,我就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 只选对的,不选贵的——教学用具选择的有效性
历史教学已经告别了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时代,教学挂图、投影机、实物展台等也在很多学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教学。有的课程内容用多媒体上效果很好,但有的课程内容又不适合。我在教学实际中发现,教学用具的的选择应当视课程内容而定。比如,我在上八年级《战略大决战》的三大战役这一内容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一节课下来的练习效果并不好,精彩由余,实效欠佳。以前我用《三大战役的形式示意图》上的时候,发现效果还要好一些。我就反思了,图片展示固然生动,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但也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为此我做了一个实验,我和几个学生同时看电脑屏幕,我最先看到的是桌面上的图标,而学生最先注意到的确是瑞星杀毒软件小狮子。同样,精美的课件为课堂教学增色不少,但一些动画也分散了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三大战役的形势示意图》的使用再加上老师精彩的讲解可以把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很好的集中到图上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学挂图的实效比多媒体课件使用的效果还要好一些。教学用具选择的有效性,将会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促进作用。
二、 山高人为峰——教学对象考虑的有效性
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在兼顾历史学科特点的同时,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以人为本。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前和教学中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储备,这就会让课堂教学不偏离航向。具体考虑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力。
教师的教学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储备。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有思考的兴趣。难度适中、比较新鲜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感知与探索,不断获知新信息,产生新感受,引发继续深入探求更深层次知识领域奥秘的渴望和欲求,培养创新能力。一个呆板的司空见怪的问题,是勾不起学生兴趣的,过于简单或是过难的问题,学生都不会感兴趣。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没有思考的动力,不能感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问题太难,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或是找不到问题的入手处。此外还要注意不同班级和学生的差异性,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
2、学生在课堂有效注意的时间。
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一节课的有效注意时间最多不超过25分钟。因此,教师在考虑课堂教学时,设计的讲述时间不要超过这一时间,其他时间可以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来缓冲。这样也可以把教学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去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诸多感官,要避免一种形式到底,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发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关注参与课堂,实现学生的手、脑、耳、眼等器官的有机结合。
3、学生的兴趣程度如何。
目前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到事半功倍,卓有成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他们学好这门课程来说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一般来说,学生对于历史课堂上的一些小故事比较感兴趣,但一转移到理论学习,往往会觉得很枯燥。新课程提出了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是最低层次的要求。新的课改理念要求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要转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转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改变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4、教学方法和形式是否易于学生接受。
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无常法,教无定法。再好的教学方法也要建立在适合的课程中,学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有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很多的教学方法,这种堆砌式的方法选择对教学不但没有益处,而且还有害。新颖的教学形式利于学生的接受,但如果整节课都采用,反而会淡化可的主题,学生的思维会离课堂而去。我曾听过这样一节课,课堂40分钟,教师放视频的时间长达20分钟之多,刚开始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但越到后来,学生的注意力越加分散,有的学生甚至已经谈到了电视连续剧。
5、教学语言是否易于学生理解。
历史教学方面的专业术语很多,讲解起来也显得很枯燥。教师应该在教学的时候尽量把一些干巴巴的、枯燥的专业术语转化成一些较为通俗的语言,是学生更好理解,同时也保护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我的地盘我做主——教师角色扮演的有效性
在考虑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应不要忘记,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更是课堂的引领者。他既是知识的传授者、能力的培养者,又是情感的升华者,应该充分发挥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应该争取娴熟的驾驭课堂,使课堂能动能静、能张能驰,既热闹又不失实效,既严谨又不失活力,既能有的放矢又能深入浅出。做课堂的“主人”,做活水之源。
教学准备需要思考,课堂教学更需要思考。在新课改大力推行的今天,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希望历史教学能够焕发青春,让学生感受历史,感受历史带来的浓浓书香。
2009 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