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专业研究 >  阅读文章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初探

阅读:245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10/31 9:18:51

  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首先要形成并掌握正确的地理概念。地理概念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一般的本质属性的概括。它是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正确地进行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的基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并掌握地理概念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上的飞跃,是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等思维过程对地理事实材料进行加工改造来实现的。例如,讲太阳辐射概念时,学生已经了解太阳是由炽热的气体构成的天体(恒星),然后再弄清楚自然界中的物体都以电磁波的形式不停地向外传递能量,将这方面的认识进行综合得出总认识,最后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概括形成了太阳辐射的概念。掌握概念时要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外延又包括哪些。如上例所形成的太阳辐射就是内涵,而太阳辐射(波长在此0.154微米之间)进一步分成紫外线(小于0.4微米的波长)、红外线(大于0.76微米的波长),太阳辐射的总能量的20亿分之一到达地球,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量源泉等等,就是太阳辐射的外延部分。只有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区分和运用概念。教学中还要对学生容易错的地理概念及时纠正,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练习,让学生准确地掌握地理概念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例如,讲解地形雨时,让学生把中国地形图和中国年降水量图进行对照,比较长白山、秦岭、台湾山脉两侧的降水量情况,然后分析地形雨的成因,着重强调两个条件:一是气流性质必须是暖湿的,二是地点必须在迎风坡上。二者缺一不可。并通过正反实例,消除学生对地形雨理解的片面性,即不管气流性质如何,凡迎风坡都降地形雨的错误认识。总之,在地理概念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完整、准确地认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外延对象中取哪些实例有利于学生认识内涵属性,采取什么手段引导学生掌握内涵属性。要求学生能用完整准确的语言表达概念,最后还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检查学生对概念理解的程度。

  其次,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地理学不是地理概念和事实材料的罗列,而是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在地理基本原理中,地理因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因果关系需要进行恰当的判断和合乎逻辑的推理。地理因果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和多因多果。例如,不同地点的地方时不同,是地球自转引起的为一因一果现象。又如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的高大隆起,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高原上终年积雪冰川广布冰雪融水形成江湖的补给或大河的发源地;高原上空气稀薄透明度好而日照强烈;适应高原生长的特有的牦牛等是一因多果现象。再如某些地区的气候特征是由纬度、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因素影响而成是多因一果现象。至于多因多果现象则更为普遍。掌握地理因果关系可采用如下方法: 1.直接分析推理。例如:昼夜的产生是因为地球是个不透明体,昼夜更替的原因是地球自转的结果。2.间接地推理。例如:气温的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因为地面温度达到最高值之后还有一个过程温气才达到最高值,地面达到最高温度是地球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刻,地面热量是太阳辐射的热量在地面储存而来。太阳辐射最强在正午12点,地面温度最高在中午后1点,气温最高值在午后2时左右。

  综上所述,两种思维方式对中学阶段的学生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进一步发展且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时教师要有一个全盘考虑,循序渐进,统筹安排,既要注意形象思维训练,更要加强逻辑思维训练,而且还要着意培养辩证思维,使高中学生的思维逐步臻于成熟,具有较好的思维能力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人才。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地理sikao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