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专业研究 >  阅读文章

高三生物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阅读:57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9/15 17:35:22
广西岑溪市岑溪中学(543200)廖先平
高三生物的教学,一般是严格依从高考,时刻把高考当作“假想敌”。教师埋头教书,帮学生梳理,帮学生查缺补漏,帮学生排查生难点,带领学生大搞题海战,应付考试。在高考的压力之下,重教轻学。其实,教师如果能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突出学生“学”的主体性,就能在实现共同要求的基础上,鼓励个体个性化地学习,以更好地接受高考的检测。这里谈谈我的做法。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大纲要求,要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
高三生物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高三的生物教学,侧重于整体,侧重于贯通,可让学生了解学习的一般过程,在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和总结等五个环节上,应突出复习、总结,不复习就作业、只作业不总结,只能是简单的重复劳动,没有知识和能力的提升,结果自然是上课听课效果差、练习难以顺利完成,使得学习被动,成绩难以提高。引导学生按程序进行学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并使知识及时得到巩固。
对一些重点知识点,可以介绍比较、分类、联系、归纳等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辨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如比较叶绿体和线粒体去理解两种细胞器“均具有双层膜结构,遗传的独立性、均与能量代谢有关”三个相同点;比较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总结出“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大液泡、质体,高等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中心体”。如在比较的基础上将新陈代谢分类,从“方向上”分为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从“性质上”分为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又从同化作用上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从异化作用上分为需氧型和厌氧型等。
生物体各结构之间、结构与功能之间,结构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教师可指导学生加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从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层次寻找结构间的联系,体会结构与功能、结构与环境的统一性。如人体的呼吸、消化、循环、泌尿、内分泌和神经系统之间以新陈代谢为纽带而相互联系;渗透作用与物理里扩散作用的联系,染色体、基因、DNA、碱基排列顺序四者的联系,遗传规律与细胞分裂的联系等。归纳法是对知识提纲挈领总结概括,形成知识点和知识体系。而发现联系实际也是一种归纳,如将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过程、实质、意义浓缩于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中,总括细胞分裂前、中、后、末期的特征等等。
另外,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记忆方法的指导也非常有必要。生物课中有不少概念和术语,学生记不住这些概念和术语,学习起来就可能被动、低效。如果学生掌握了科学适当的记忆方法,就为深入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比如尝试克服遗忘规律的先密后疏记忆法,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是先快后慢的,记忆就应该先密后疏;或者编口诀,如脊髓前角、后角的神经纤维类型经常搞乱,编成紧缩的“前运动、后感觉”口诀,就能记得牢固久远,其实编口诀的过程也就是深入理解、记忆的过程;或者形象记忆,如DNA的双螺旋结构像盘旋而上的楼梯,碱基对似台阶,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的长链如扶手;或者联想记忆,即采用政治里“普遍联系”的理论,引导学生把记忆的材料与其相互联系的材料结合起来,利用关系记忆,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因为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从结构出发联想其功能,从功能出发反推其结构;或者指导学生睡前“卧思”,美国贝格尔博士的研究表明,人思考的质量与身体姿势密切相关,人在平躺时思路最为广阔,推理最为清晰,思路最为活跃,分析综合能力特别强,据此可让学生把记忆难度大的知识,在临睡前去记忆,提高记忆效果。如老是记不住生物中的一些概念和术语,就应该改变单一的死记硬背,尝试高效的方法。
2、倡导学生自我探究、自我测评。自主探究是自主学习的高级形式,强调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和关键点。新教材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类型各异的探究栏目与活动,这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
生物学科的直观性很强,教师与其滔滔不绝地讲解不如指导学生自己观察探究。比如在探究“花的结构”时,指导学生明确观察内容、步骤和方法。知道观察什么,和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由表及里的步骤,以及全面观察、重点观察和对比观察等观察的方法。全面观察的要求是认真、细致、全方位,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利于形成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重点观察就是结合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对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地观察;对比观察即通过对两个不同事物的观察比较寻找异同。这里对雄蕊和雌蕊的观察应是重点。学生从感性认识开始,以感知为基础,逐渐归纳或验证出结论,实现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自我检测就是自我评价、自我反馈,准确地说,也就是前面五环节中的“总结”。高三作业多是毋庸置疑的,老师评价或者小组评价是一方面,对于学生自己,为让学习更有针对性,还应自我评价。不论是阅读还是参加实践,单有活动而没有检查评价无法知道效果,无法总结经验教训,无法激发自我学习的热情;自我评价的标准就是高考评分标准或考试能力层级标准,这也正是学生学习需要达到的目标。可以说,成绩优异的学生大都有适合自己的自学方法,特别是探究、评价。
(3)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新课程为学生展现自己才华创造了机会,强调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和补充建议、对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引导学生不迷信权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就是对所见所闻事物的性质、价值、精确性和真实性等方面作出判断的一种个性品质。它强调怀疑、判断、评价、猜想、反驳、修正和创新。这需要学生经常反思,用心体会,发现问题。
阅读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前提,认真阅读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有个性化的思考和个性化的结论。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眼、口、脑、手并用,以及阅读时良好的思维习惯,逆向思维、多角度思维等。比如,阅读时圈点勾画概念、规律等结论性内容,甚至旁批;积极思考说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修饰语或限制语;主动标注、思考教材中暂时难懂的文字,章节内容结束后能主动提纲挈领地归纳小结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等等。 
   新课程的生物教材提供了许多供学生自由阅读的内容,学生有了不少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的机会。这些内容注重启发性,允许学生跳出教材,综合运用遗传、变异和进化等知识去解释,发表自己不同于教材的见解或意见、建议,体现出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方向。个性阅读思考的才是真正自己的,能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能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和提高课堂效率。
这里的批判不仅常用在排除选择题的干扰选项和为问题做出正确解答时,还应是对自我学习状态的批判,就是对自己在学习进程、学习方法、学习的参与度等方面及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对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寻求原因,并尝试改进、纠正和调节,尝试使用新的方法或补救措施,使个体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高三生物教学中,传统“讲授法”已受到严峻挑战,我们教师应及时适应、积极调整,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等。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是突破高三学生应试“瓶颈”实现能力提升的关键。教师的主导最成功的体现就是学法指导,而学生的主体性最突出的体现也在学生对学法的运用上。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获取方法,练就能力。
     来源:网络  编辑:rongerkl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