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课改新论 >  阅读文章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阅读:389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8/30 10:24:08
石岩 (甘肃省临洮中学,甘肃临洮 730500
摘要: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劣。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课程的设计及相应评价方式的完善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劣。随着我国教育模式和高考体制的不断改革完善,教师也逐渐从讲台上“走下来”,开始了教室中“主宰者”到“主导者”角色的转化。我国教育体制正逐步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的模式。因此,师生互动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以学评教”的观念也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关注者所赞同。怎样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怎样做到“教”与“学”的协调,最终促进学生成绩和能力的提高,是当代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就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改革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1.高中历史教学课程的设计
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和特点就是尊重历史、尊重真实,汲取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优秀文化和优秀成果。在高中的历史教学课程设计中,必须要在坚持基础性的同时,紧密的结合时代特征和时代进程,联系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更要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这也是新课改中关于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把握这一理念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应对:一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要在对基础知识把握的前提下,体现和突出多维度、多视角、多层次以及多类型,以进一步的引导和启迪学生全方位的去思考历史,进而开阔了视野,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供多方面的依据。二是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减少教师单纯讲解历史知识的比重,增加互动和讨论等环节的比重。三是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能力,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宏观历史体系。
2.高中历史教学具体改革措施
2.1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使学生敢于自主探究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自主探究学习的沃土。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一堂历史课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取决于课堂的教学气氛。教师态度和蔼、亲切、不粗暴专横,热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与积极性。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历史教师,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要彻底放下“师道尊严”,重视教学相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把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
2.2 培养学生能力为高中历史教学首要目标
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决不应是盲目的、媚俗的。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中学历史教师的手脚一定要放开,一改枯燥无味,变得生动起来。学生的兴趣也一定会被吸引过来,学习历史就会由头痛变得积极主动起来。那么问题的关键就成为如何用历史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素质了。这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前也大力宣扬提高学生的能力,但那无非是提高学生做题的能力、考高分的能力。而现在所说的能力是真正地理解问题(为人处世、人生等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教科书的编撰者、历史教师、学生三方面来讲都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对于历史知识的传授者——教师而言,尤为如此。
2.3创新历史课程教学方法
2.3.1采取先学后教法。首先,在课前布置预习,提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预习提纲,要求整理简要自学笔记;其次,通过口头提问或书面抽查了解预习效果,从中暴露存在问题,后多途径地展开讨论,允许出现差错,保留个人意见;再次,教师进行纲目式总结,以解析疑惑。
2.3.2编制历史学习优化设计辅助参考资料。它是指教师在全面钻研课标、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中每单位(课时、单元)内容进行优化设计,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参考资料,并与授课进度相同步,便于学生预习、听课和复习,以实现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贯通,达到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使学与思、读与练相辅相成。
2.3.3 加强案例研究,直面历史教学新问题,智慧化解寻对策,积累课程改革实施中的经验。通过典型的课例,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如课程、教材的整合问题,教材与学生学习实际有效结合的问题。
2.3.4 试用学分统计法,布置可自主选择、有弹性的作业,即在题目、题型、时限甚至观点、结论上不作一刀切,数量和难度不定框框,放权给学生灵活安排,也可以逐步搞开卷考试,鼓励自圆其说,经查阅优异者酌情加分。这样让人人各尽所能,都可体验到成就感。
2.3.5留给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空间,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它既包括在以新课标为基准的常规教学中,也包括在新开设的综合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等课程里,以及学生课外的历史学习中,使学生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
2.4 注重基础贴近时代
遵循时代性、基础性的原则,高中课程内容必须精选素质教育必需的基础知识: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对现实仍具有一定影响或借鉴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全方位互动联系,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联系的内容。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切忌过分拔高课程难度和拓展课程内容。
3.高中历史教学评价方式的完善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学生所处的环境不断变化,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以及认知能力等也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在新课改背景下,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除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之外,还需进一步完善高中历史教学的评价体系。一是评价内容综合化。高中历史新课程要求,重视学生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如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二是评价方式多样化。高中历史教学要重视采用具有开发性、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起来,如学习档案、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以及考试等,关注过程性评价。三是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
4.结束语
总之,在历史课程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工作也要在新的指导下进行调整和完善,而教学工作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一个具体落实和执行的过程,是课改重要且关键的一环,更是关乎课改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在改革教学工作的同时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人文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积极改革教学评价机制,这样才能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韩丽群.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索与实践[J].网络财富,2009,(11).
[2]姚美云.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4).
[3]张宏生.激发高中生历史学习动力[J].西藏教育,2010, (07).
[4]郭波.浅谈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科研),2010(07).
     来源:网络  编辑:shuixia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