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专业研究 >  阅读文章

应在历史教学中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阅读:1766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8/13 14:28:15
网上还疯传清华女破译北斗系统出卖给美国并获美国政府表彰事件。在这起事件背后,是崇洋媚外现象在当今中国的普遍,是大量高科技人才的持续严重流失!不光这位清华美女愿意效力美国,在硅谷有多少华人科学家在为美国效力?这应该是中国振兴的最大忧患!
这几则事例真可谓触目惊心,却又是见怪不怪。著名学者杨叔子曾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民族精神,则不打自垮。”
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永恒的主题
这几则触目惊心的事例,反衬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树立民族自豪、民族自尊、民族自强观在当今中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对于学校来说,爱国主义教育本就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她首先就是从一个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开始的
历史本身是从事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和最佳阵地,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永恒的主题。因为“历史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以人类历史文化的丰厚营养来促使人(学生)的智慧、情感与人格不断得以完善和升华的学科教育,历史教育的责任就在于:铸就思想、涵育人格、陶冶文化。古罗马政治家老加图更是明确地说,历史具有垂训后世的作用,其中包括爱国主义、道德训诲和英雄形象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是:“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可见,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不但是历史的使命、先哲的睿识,也是新课程的内在要求。
 因此,身为历史教师,一定要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要有机地确立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民族荣誉感、民族自尊、民族自强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新课程之中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呢?空泛的或是机械、说教式的爱国主义教育难见成效,甚至会令人反感。笔者试结合新课程,谈谈拙见:
第一,结合新课程内容,利用一些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史料往往是现实真实的反映,是直接的、感性的,因而也是最具说服力的,也就容易从情感上进入学生心扉,从而“润物细无声”。比如在讲述抗日战争时,可引用相关史料如回忆录等展现相关抗日历史场景,凸显中国军民在民族危亡关头所迸发出的不畏强暴、奋起御侮的民族精神。
第二,开发和利用中华文明丰厚的文明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古代史是我们从事爱国主义教育最坚实的阵地,因为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如果只是根据课本粗浅的内容简单得出中华文明先进、辉煌之结论,以此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然是干瘪、空洞和流于形式的,也就不会让学生真正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一定要有具体、实在的材料或内容体现,这在相对枯燥的经济史学习中尤显重要。比如,中国古代农业发达,居于世界前列,何以体现呢?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到底具有什么关系?课本中没有相关呈现,这就须引用相关材料来进行对比和说明。举例:垄作法(西汉发展为代田法)这种耕作方式,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这种在一块田里同时进行休耕和播种的耕作方式既可使土地最大限度地连续使用,又可使地力得以恢复,是中国农业的一大特色。而英国只到17世纪农业革命时才懂得垄作,比我国晚了两千多年。在此之前,因为休耕,他们每年总要有相当面积的土地撂荒。又比如,施肥技术也是中国农业特色,用地和养地相结合,使“地力常新”。西欧直到10世纪时某些庄园才懂得施肥,比我国晚了1200多年。农业技术的发达及由此而来的精耕细作使我国古代的粮食产量能够持续稳定地高产,从而能够养活众多人口。这种数据和事实罗列无可辩驳地说明了中国古代农业的领先世界,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而中国古代农业的发达为中华文明的萌生和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辉煌、成就是和农业的发展分不开的。世界文明古国不只中国一个,但唯有中华文明虽饱经患难仍生生不息、传承至今而未中断,究其原因,与农业文明的发达和稳定不无关系。试想,当我们这样从事历史教学时,能不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么?因为他们能切实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丰厚博大。
     来源:网络  编辑:shuixia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