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历史试题的命制

阅读:3418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09/11/24 9:23:06

 

【内容提要】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试题的命制过程主要包含四个环节:学科知识体系的整合、试题形式的变换、考试目标的确定和评分标准的制定。学科知识是考试测量的内容,它即是考试测量的对象,也是考试测量的基础。应从文明史的角度来构建中学历史学科体系,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考试测量应该依据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的提升。同时,试卷的呈现形式也应该作相应调整应在新情境、新材料之中设计问题。内容和形式无论怎样变化都离不开考试目标的统领和指导。确定考试测量目标时,应该把新课标提出的新的教学目标考虑进去。在考试目标的确定上要特别关注两点:一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是“过程与方法”。在传统的评卷手段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评价往往是流于形式。我们应该根据历史试题的能力层次来制定历史参考答案,然后我们再根据学生不同的回答结果所处的能力层次赋予不同的分值。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正处于大幅度的改革之中,其深度和广度超过以往。随着高中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发生了很大变化。按照新课标编写的教材采取的是一纲多本的形式,有人教版、岳麓版等众多版本教材,甚至一省不同地区使用的教材版本都不一样。作为全国统一考试的高考已经由部分省份单独命题,范围逐步扩大。面对这种形势,传统的历史考试测量在命题、评分模式和方法等方面已经暴露出一些不足。因此如何适应形势变化,进一步做好考试测量工作,是我们广大历史教师面临的一个紧迫的任务。本文就试题的命制环节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期引起广大同仁的重视。

一、学科知识的整合———试题命制的前提

学科知识是考试测量的内容,它即是考试测量的对象,也是考试测量的基础。历史学科的学科知识包括学科体系和基本知识点等。学科知识体系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构建的,反映了对历史的总体认识,体现和涵盖了学科的主干知识,在考试测量中十分重要。只有把握住了学科知识体系,才能保证考试测量在历史观念方面的价值取向,保证考查的是主干知识。例如试卷命题的立意和认识的提升都源于学科知识体系。

新课标打破了传统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不是按照传统通史体系编排的,而是采用模块的方式,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必修课和六个选修课。每个模块下又分为若干专题。从形式上看,模块和专题是各自独立的。但是,在现实中,政治、经济、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对于很多问题,只有历史的、多角度地观察,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考试测量的试题不可能局限于模块和专题来命制。因此需要从考试测量的实际出发对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加以整合,构建学科体系。

那么,如何构建学科体系呢?笔者认为应从文明的角度来构建中学历史学科体系。著名学者马克壶先生说:“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在这个意义上说,文明史也就是世界通史,但是文明史不同于世界通史”。构建文明史体系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主线,文明史考察的是文明的演进,把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以文明作为研究单位,从不同文明类型把握人类文明的多样化,并且把中国历史纳入到世界文明史之中。二是角度,重视至今仍然有重大影响的文明,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三是知识范围,把思想文化、社会生活有机地融入文明的演变之中。

因此,解决新课标下考试测量的学科知识体系问题,首先需要史学观念的更新。在这个基础上,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考试测量应该依据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的提升。

二、试题形式的变换———撩动灵感的翅膀

在试卷内容发生变化的同时,试卷的呈现形式也应该作相应调整。首先,问题应在新情境、新材料之中设计,这样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对原有知识的整合构建,“跳一跳”就能摘着桃子。而传统的试题割裂了学生的思维,孤立地考查知识点,缺乏思维的主动性、连贯性、扩散性,发挥的空间受到限制,很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甚至厌学厌考的情况。其次,试卷中应大量引进图片。图片的效果能引起直观、真实、活化历史的效果,使卷面图文并茂、新鲜生动、活泼美观,做题时仿佛置身于历史情境之中和历史一起潮起潮落。做题的过程就是一次心灵碰撞、情感交流、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就是一次品味历史和人生的过程。

三、考试目标的确定———试题命制的灵魂

内容和形式无论怎样变化都离不开考试目标的统领和指导。当前,全面把握考试测量目标,就是要正确理解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新课标在课程目标方面是这样阐述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前的考试测量主要是从学科本身的知识和能力考查出发来命题的,有时也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考试测量目标之一。显然,在新课标下,以往的考试测量目标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在确定考试测量目标时,应该把新课标提出的这些新的教学目标考虑进去:这些教学目标能不能转化为考试测量目标,如果能够转化,又应该如何转化。在考试目标的确定上要特别关注两点:一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是“过程与方法”,因为这是我们以往难于把握和经常所忽略的。

例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是没有疑义的,但对于它能否作为考试测量目标,存在着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思想感情,是无法考查的。我不太同意这种观点。借鉴以往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考试测量目标之一的经验,应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能够考查的。例如,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方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试题的立意,融入到试题当中去,使考试测量成为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再教育的过程;也可以改变以往从知识和能力来制定评分标准的方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评分标准之一。

再比如“过程与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不同但有关联的材料来考察。如例题1:学习历史不仅要学会掌握史实,更要学会解释史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二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季陶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随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季陶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1)仅凭材料一,你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2)仅凭材料二,你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3)综合两则材料,你又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

4)你认为在解释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1)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国民参政的意识,等等。(2)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它没有改变中国现状,等等。(3)要求:言之有理,论之有据。从横的方面讲,辛亥革命对城市和乡村的影响是不平衡的(材料一中的报纸主要是在城市发行。材料二中的老农生活在农村);从纵的方面来讲,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个过程,辛亥革命只是个开端。(4)注意:论据要全面;孤证不立;不要武断下结论。

所谓目标,应该具备可检测性,否则就虚空无用。“过程与方法” 如何检测,这道题就是一个尝试。我们用和材料有直接联系的有层次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审题作答的过程,无疑也就是完整呈现了学生思维的过程与方法,据此我们就可以对学生的思维水平进行评价。

四、评分标准的制定———试题命制的关键

在传统的评卷手段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评价往往是流于形式。在众多的考试也包括高考的历史题目的命制中,虽然出现过不少开放性的题目,这些题目都包含着各种思维能力的因素,但在实际的评卷操作中,我们还是依据“采分点”来打分,这就达不到考查的目标,失去了考查的初衷。

香港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比格斯认为:“一个人回答某个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与这个人总体的认知结构是没有直接关联的。一个人的总体认知结构是一个纯理论性的概念,是不可检测的,而一个人回答某个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却是可以检测的。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和检测学生在回答某一具体问题时的思维结构处于哪一层次”。根据比格斯理论我们可以把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1、学生基本上无法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提供了一些逻辑混乱、没有论据支撑的答案。2、学生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却就此收敛,单凭一点论据就跳到答案上去。3、学生找到了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却未能把这些思路有机地整合起来。4、学生找到了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能够把这些思路结合起来思考。5、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抽象的概括,从理论的高度来分析问题,而且能够深化问题,使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下面我就以材料题为例,说明如何划分历史题目的能力层次以及如何制定历史参考答案。例题2:下列两则材料分别表明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材料一: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注:在古文中,所谓封建就是指分封制,所谓郡邑就是指郡县制。) ——摘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摘自柳宗元《封建论》 
  
学生的回答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种情况:1、回答只出现了一个简单的判断,我们不知道学生是根据什么得出这种判断的。如:分封制是不对的;郡县制要比分封制好得多。2、回答只看到问题的其中一个方面,学生只根据片面的材料就得出绝对的结论。如: 实行分封制是对的,因为夏、商、周和汉朝实行分封制,国家的寿命都很长;实行郡县制是对的,因为秦朝以后大多数朝代都实行郡县制。3、回答能够认识到问题的多个方面,但是未能建立起这些方面之间的联系。如: 夏、商、周和汉朝实行了分封制,国家较长久,秦朝实行了郡县制,国家较强大;分封制和郡县制一直处于激烈的冲突之中,有些朝代实行了分封制,有些朝代则实行了郡县制。4、回答不但能够联系起多个事件,而且能够在多个事件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如:分封制主要是在秦代之前实行的,而郡县制主要是在秦代之后实行的,汉代以后,某些朝代虽然也在局部地区实行过分封制,但总体上还是以郡县制为主体。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5、回答能够把对问题的认识上升到抽象的理论认识层次,能够从理论上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以及这种现象的发展规律。如:答(1):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差异的实质在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从材料中我们注意到,在秦朝以前,主要实行分封制,而秦代以后,中央主要是通过郡县制来实施对地方的管理。不同的朝代实行不同的制度,这是由该时代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秦代以前,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中央政府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广阔的领土实施直接的管理,因此就采取了分封的形式。秦代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央政府有能力也有必要对地方实施直接管理。答(2):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差异的实质在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这不仅是一个历史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从历史上看,中央过分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但不利于地方的发展,而地方过分地分权,短期内对地方的发展有好处,但往往会产生分裂势力。因此,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是一个的把握问题,过分地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是有后患的。                        

本材料题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种类较多,如理解材料、结合材料的有效信息进行论证、理论分析历史现象的本质等等,但我们不需要具体分析学生运用了什么思维方法,而只是分析学生所能达到的思维层次。能够从材料中找到两条有效信息的学生,能力层次自然比只找到一条有效信息的学生高;能够综合分析两条信息的学生,能力层次又比只是单纯找到两条信息的学生高;能够从理论上分析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学生,能力层次更比只是简单分析材料间的关系的学生高。然后我们再根据不同的能力层次赋予不同的分值。 

命制试卷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面对但又感到困惑、迷茫的教学行为。课改就是我们走出困惑的的一盏明灯,学生的呼声就是我们走出迷茫的指南针。总之,考试不应该是一次“难为”学生的机会,而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发挥自己才能和智慧的平台;考试不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应付和负担,而是一种愉悦、一种乐趣、一种成功、一种升华。

参考文献:

〔1〕    张汉林  《高中历史新课程:命制试题的思考与探索》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11

〔2〕    陈怀彤  《让试卷变得更可爱---新课程历史试卷设计探索》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10

〔3〕    黄牧航  SOLO分类评价理论与高中历史试题的命制》   黄牧航的博客

〔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来源:本站|www.jb1000.com  编辑:wangpe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