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一中生物教师苗静·/生物/
实验能力考查是重中之重
白山市一中生物教师苗静认为,实验能力考查依然是今年高考的重中之重。实验综合题常常综合考察实验原理、方法、步骤、结果、结论等相关问题,是生物试题中的重点。实验题是近几年生物试题的重要考查形式,无论是理科综合下的生物试题还是单科生物试卷,有关实验试题达到了45%左右,特别是在非选择题中,实验题已经成为了理科综合的压轴题和拉开成绩梯度的重要模块。
解图表图像题可相互转换
苗静认为,考生在做图表图像题时,首先应认真读图,仔细观察比较,找出图中所给各种结构、线、点、装置等有效信息,并确定以上各要素在图中的含义。然后,仔细分析图通过联想与图像有关的概念、规律、原理,寻求图像中各要素间关系,并尽量使用生物学术语进行表述,有些图表图像所含信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时考生将其中所描述的生物学原理转换为具体的文字性内容,解答起来便会得心应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学会使用图表图像,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图表转换,如坐标曲线图,曲线图是应用数学坐标图形的原理,通过曲线表示生物生命活动与其相关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类题型,是借助数学方法来分析生命现象,从而揭示出生物体结构、生理等方面的本质特性,它可以考察多个知识点,涉及到生物学的各个方面。
使用规范的生物学术语
作答时使用规范的生物学术语和简明扼要的语言叙述问题的答案。在往年的高考中很多考生失分就是不会运用学科语言表达。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运用特定的规范,语式,学科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路。
白山市一中化学教师王凤杰·/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仍是重点
白山市一中化学教师王凤杰分析,氧化还原反应、阿伏加德罗常数等仍然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考生对这类重点、热点知识,必须增加时间、精力投入,将基本理论理解透彻、应用熟练。王凤杰老师认为,这些年考生在不规范方面“摔跟头”的情况时有发生,归纳起来可分三类:一是“会而不对”。主要表现在解题思路上,或考虑不全,或推理不严,或书写不准,最后答案是错的。二是“对而不全”。主要表现在思路大致正确,最后的结论也出来了,但丢三落四,或遗漏某一答案,或讨论不够完备,或是以偏概全。三是“全而不精”。虽面面俱到,但语言不到位,答不到点子上。凡此种种,多是由于答题时一系列的不规范所致。因此,考生参加高考在答题时必须自始至终地事事、处处规范,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非知识性失分。
绿(氯)气、熔(溶)解、退(褪)色、消(硝)化、黄(磺)化、油酯(脂)、脂(酯)化、氨(铵)盐、金钢(刚)石;无机方程式错用“→”,有机方程式错用“===”,漏写或错写特殊的反应条件,热化学方程式漏写物质的聚集状态等(注:括号内是正确写法)。因此,考生在做题时务必要严格规范,认真书写:注重语言的逻辑性,做到言简意赅。注意化学用语的有效使用,切忌词不达意、言不由衷。所答内容的内涵要严格与设问的外延相吻合。
白山一中物理教师董艳华·/物理/
不要把《考试大纲》当废纸
白山一中物理教师董艳华告诉考生,不要把物理《考试大纲》当废纸,不看《考试大纲》,就不知道今年高考要考什么,心里没数,复习也就没方向,做题也就没重点,所以考生一定要依据《考试大纲》中所列出的知识条目仔细阅读对应的教材内容,形成准确的知识点。
考生可以尝试以下三种方法检验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
一是背目录法。物理学分为几个板块,每个板块分为哪几章,每章有哪几节,每节有哪些重要概念、规律、典型例题等。二是画知识结构方框图(或花括号)法。各知识点该串联的串联,该并联的并联。三是尝试回忆法。安静地坐下来,对某一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回忆,回忆不来的迅速看书。
如果考生能用其中任一种方法顺利的梳理了物理知识,就能够做到查漏补缺。这种回归教材的复习方法是解决部分选择题、实验题的有效途径,建议大家采用这种复习方法。在复习中还要明确各种题型可能出现的知识区域。如选择题,在物理试卷中所占比例比较大,分值等同于全部的计算题,分值占总分的43%,难度偏中下等程度,偶尔也保不准出一道难题。物理答案要写成“诗行式”,不要写成”“散文段”,这样容易凸显答点,而“散文段”容易淹没“答点”,不容易得分。(实习记者 聂旭 李琳/报道聂旭/摄)
白山市第二中学政治组组长王红·/政治/
临考复习重在梳理知识
白山市第二中学政治组组长王红介绍了在第三轮复习中药注意的一些问题。
1.回扣课本 抓大放小
这时的回扣课本,主要是根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所列的考点,对教材知识进行最后的梳理,通过快速翻阅课本,明确每个专题有几个知识点。
2.结合热点 落实主干
高考政治试题主要以社会热点为背景,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3.要做好“错题本”
学生要建立自己的错题本,找出错因、明确标准规范,经常记、经常看,看的过程中要按老师反复强调的做题方法去研究题目,仔细揣摩。
4.运用时政语言
重要时政语言要注意强化掌握,这也是掌握出题答题的时代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