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注重“赏识教育”的运用
1,赏识教育要及时进行,多鼓励、少批评。学生在学习上有了进步,教师最好在当时当地给与表扬。如果时过境迁,脱离了当时的氛围,就会大打折扣,降低褒扬的作用。赏识教育主张对孩子多肯定、多鼓励、少批评,但不等于孩子犯了错误就不去批评,依然不断地赏识。对有错误行为的孩子更要及时指出错误,分析错误的动机原因进行及时教育。赏识与及时教育相结合可以使孩子在学会怎样做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再在成人的鼓励下继续努力。
2,赏识要有艺术性,切忌急躁粗暴,大声呵斥。当孩子取得成绩或受挫失败时,要用肯定性言语和鼓励性言语进行赏识,如:“你真棒”、“再试一次,一定会比刚才更好”等。也可采用一些体态语进行赏识。如拍拍孩子的肩,对孩子报以会心的微笑等。而当采用批评性言语就要有一定艺术性,如孩子画画得很脏,老师就不能直言不讳地说:“画得太脏,重画。”而应婉转地启发孩子说“如果这幅画再干净点就好了”,这样既帮助孩子找到了不足,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3,赏识教育要真诚,但不能过度、过虚。只有真心真意的赏识,才能得到学生积极的响应。反之,过度赏识,会导致孩子自满自傲,任性,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若稍遇坎坷便一蹶不振。特别是有些老师的表扬太滥,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假象,认为老师太虚,为了讨好学生而惺惺作态。所以不能为了夸奖而夸奖,只有建立在“以事实为依据”基础上的发自内心的夸奖才会产生感情的“共鸣”,才会真正有力量。
4,赏识教育要对人和事应准确、恰当,把握好度。对所褒扬的人和事要准确,不要夸大和缩小,更不能错位。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夸奖进步的差生往往忘了度的问题,容易夸大,表扬过头,就会使其飘飘然,忘了自己是谁,以后就可能出现更多的问题,而好学生有了进步,就会认为进步是应该的,轻描淡写,缩小夸奖的力度,这样就会使好学生觉得自己努力了也不过如此,以后就会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所以,在对待学生的进步问题上,一定要做到准确地表扬学生,让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受到表扬,该受到什么样的表扬,以帮助他们持续不断的提高自己。同时,对不同性格的孩子赏识的程度应不同。如胆小呆板的孩子多肯定鼓励,少批评指责。对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肯定,适当赏识,扬长避短。好孩子、任性的孩子适当赏识,多提新的更高的要求或多鼓励他克服任性的行为。
5,赏识的形式应具有多样化。赏识的形式单一,容易让学生缺乏新鲜感,产生厌倦情绪,效果不好,因此赏识的形式要具有多样性,多管齐下,才能有更好的效果。例如:口头话语赏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及时、适度地进行口头肯定和鼓励;肢体语言赏识。如摸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肩,拉拉孩子的手,对孩子报以会心的微笑,送去一个赞赏的目光;素质报告单上的评语和家访体现赏识。在素质报告单上多写一些针对性的鼓励、表扬、肯定的评语,家访时多说一些肯定表扬的话语;班级黑板报赏识。在班级黑板报上,对学生的优点给予公开的肯定和表扬。
6,赏识要具体化和经常化,持之以恒。“具体化”,就是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的具体细节给与充分的肯定。比如说,一个学生作文做得好,老师光说好还不行,还要指出好在那里,为什么好;“经常化”,即指表扬要经常。优点或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学生在一次表扬中的吸收十分有限,因此,教师表扬学生不能偶尔为之,要经常进行。让他们觉得自己能行,他们才不会失去信心。
这一系列的教育要在一两个月内完成,使学生的心灵在短时间内得到净化与升华,完成心灵的塑造,班级也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步入正规,形成良好的班风与学风,为今后工作的顺利进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班主任在班级工作开展的初始阶段,把握不好班级前进的舵,一旦形成不好的班风与学风,再想来个大扭转,恐怕班级工作就会事倍功半了。因此班主任一定要重视初次接班时的细致工作,切勿大意。
总之,普通高中班级管理工作是一个很深刻的教育课题,没有定法,因此更需要因班、因学生而宜。班主任更需要一颗爱心,耐心和恒心,视学生为己出,理性地、科学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