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当清华学生是“听话出活”吗

阅读:74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4/23 15:31:17

  李乐,清华大学建筑系大一学生,是去年浙江省理科状元。

  这是我第3次采访李乐,之前两次都围绕着他的状元身份采访,时隔大半年,再次和李乐聊天,他兴奋地告诉我,读大学挺有意思的!

  听话出活

  清华过去几十年的提法

  李乐告诉记者选择建筑系的理由:希望能有种方式表达自己。

  入读清华半年,在一个老师带10个学生的师徒制教学的专业里,李乐开始从经常看理工科的书籍,转向大量广泛地翻看人文社科类书籍,如今感觉心里有理想,肚里有思想,学得很踏实

  李乐提起系里一个师哥,大四,是校足球队的主力。清华园里大概2000多个男生,校队也就20多个人。让李乐敬佩的是,师哥进这百分之一的概率,只花一年时间。跟做专业一样,这个师哥做什么事都特有计划有安排,每天刻苦练球,一步步踏实地打到校队。这是我在大学里,自我实现的目标境界。

  刚从清华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位置上退下来的朱邦芬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清华现在的人文有进步,但还不尽人意。清华过去几十年的提法是听话出活,对人才培养起到过作用,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听话的学生,往往获得老师的青睐,在学校,至少在课业成绩上,通常表现不错。但是到了更广阔的职场或者人际场,听话就真能出吗?现代社会越来越证明,作为结果,建立在独立、独特的思想基础上,听话往往难出有个性的

  没有因要听老师话

  就轻易推翻自己

  说听话不听话的提法可能不一定合适,我们得保持自己的想法,但同时老师、同学的意见和观点,拿来虚心参考。李乐举了个例子。这段时间,系里老师要求大家做一个码头的模型设计。李乐的模型是一个白色水泥的码头,他在码头上加了两根栅栏,但指导老师给出的意见是,这两根栅栏和整体风格不搭,建议去掉。李乐并没有马上调整,之后半个月都没有动那两根栅栏

  我不会因为听话马上推翻自己,但会愿意把建议拿来消化。半个月后,李乐拿掉了栅栏,李乐告诉我,他很感激这个专业老师,因为在这半个月里,老师每次见李乐,都看见那俩栅栏还杵在老地方,并不他,还会开玩笑地说:哎,这俩还在嘿!”“老师给我充分的时间思考,并且可以跟他再探讨,我觉得这半个月才是最大收获。

     来源:钱江晚报  编辑:yana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