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称北大清华学子是“既得利益者”;校方表示值得反思
《看历史》杂志最新一期做了“百年清华”专题,在“给清华的一封信”的部分,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08级学生蒋方舟撰文说,北大清华学子一路都是教育和体制的少年既得利益者。“他们毫无障碍地接受学校给予的一切价值观,自诩主流,一百年不动摇、一百年不怀疑;他们青出于蓝地运用官场技巧与规则,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昨天,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陈旭表示,蒋方舟同学在信中写了一些感受和体会,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学校需要认真反思。但她同时还说,随着每个人融入学校集体,以及个人成长经历的变化,对学校的理解会慢慢加深。“清华精神不可能在短时间里完全掌握了。”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也看了蒋方舟的这篇文章,“学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我相信每一个清华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母校是深深的热爱,爱之越深,责之越切。”
回访
蒋方舟:学校的表态让我很高兴
蒋方舟昨天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清华校方有关“爱之深责之切”的判断是让自己感到很高兴的表态,“我的出发点确实也是建设性的。”
蒋方舟说,自己的文章不是战斗檄文,只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事后大家的讨论远远超越了这封信,也远远超过了清华,“信中所讲的问题是高校的普遍现象”。
蒋方舟承认,可能出于自己“身在此山中”,文章可能会有褊狭的地方。但她坚持认为,不管是作为清华人还是中国人,“首先是人,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所谓的集体荣誉感不能代表个人判断。”
蒋方舟理解陈旭的说法,“我觉得毕业前和毕业后的感觉也会不同”。但她仍坚持文中对目前学校状态的描写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