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无锡三大中学校长:高校自主招生不是选偏才

阅读:746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4/8 10:37:21

各大高校自主招生考试陆续结束,记者就高校自主招生、高考等热门话题采访了无锡三所热门中学的校长,三位校长讲述了对自主招生的一些看法。

天一校长沈茂德:享同等教育,受不同帮助

我们国家人口多,考试仍是相对公平的方式。一段时间内不可能取消高考,但是我们可以适度探索一些新的方法,比如自主招生,目的是改变以一条分数线、一种模式录取学生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主招生是有很大积极意义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培养人才,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天一中学校长沈茂德强烈反对有家长和学生把自主招生看作躲避高考的捷径:我不主张所有的学生都去参加各种自主招生考试,我们已经看到有些自主招生考试使得学生们正常的学习节奏受到了影响,应该让每个学生理性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高校,选择有利于以后发展的学校来参加考试。

大桥校长张嘉彤:取消高校自主招生

看到学生们在北约”“华约”“卓越三大联盟的自主招生考试中奔波,大桥实验中学校长张嘉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现在分成各个系统的自主招生我不大赞成,我觉得可以尝试取消自主招生,将高考分成两批,如让教育部直属高校先招生。

张嘉彤认为,在高考中,录取分数线应统一划定,很多重点高校每年在各省固定招收名额,相对落后地区录取分数线很低,比其他地区差几十分甚至上百分,这很不公平。那些成绩不错但未达到分数线的学生读本省高校也挺好。一些地方把人才送到外地的高校,结果学生毕业后不愿回家了。不如让这些学生在家乡读书,毕业后在家乡工作。

张嘉彤建议,在原本自主招生考试的这段时间里,先安排一批高校开展招生考试,考不上的学生则继续参加6月份的高考。

无锡一中校长胡平:全才不等于门门得高分

自主招生鼓励高校不拘一格选人才,是不是表示自主招生更主张选择偏才?无锡市第一中学校长胡平否定了选拔偏才的观点。胡平认为,自主招生的选拔标准既不是偏才,也不是家长们所认为的那种门门高分的学生,而是看重学生的理解力和创造力。钱伟长也是第一中学的学生,他历史和语文都考了满分,而数学、物理、化学、地理、英语(论坛)一共只考了25分,看上去好像是偏才,实际不是,他文科基础扎实,对理科也很感兴趣,他在大学改学物理,最后成为物理学家,说明他在理科方面的理解能力也是相当好的。

胡平以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先生为例说:所谓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应该是要理解力强的,有创新能力的。

     来源:现代快报  编辑:yana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