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当新课程来到高三年级——谈元素化合物的复习

阅读:1387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28 10:08:05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五年了,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会自觉地摒弃旧习,努力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但是,到了高三复习阶段,在应试压力之下,为了追求学习成绩的最优化,有些教师就不自觉的将掌握知识作为教学目标的全部,能力、方法、情感的教育全部抛在脑后。难道新课程所倡导的新型教学模式真的与高考成绩背道而驰吗?本文仅以“二氧化硫的复习”为例,谈谈本人在高三化学复习市的教学策略,意在抛砖引玉,希望引发同行们的思考,努力将高效课堂理念融入高三化学复习课中。  
 关键词新课改;高三复习;元素化合物;二氧化硫 
 新课程改革已经五年了,在过去的五年里,笔者经历了高中新课改的各个年级。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说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变化,那么教师的教学方式其实也在随着新课程的开展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同为新课程的践行者,教师引导者的角色决定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是自觉的、有意识的、轰轰烈烈的变化;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他们学习方式的变化是不自觉的,是在引导者的变化过程中随之产生的。 
 进入高三年级,教师和学生共同迎来了总复习。我们的新问题也随之而来:高三复习课,知识难度高,课堂密度大,课时很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就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时间看似成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矛盾冲突的节点。面对这个所有高三老师都头痛的问题,作为新课改先行者的我们应该怎么办?是回归还是前行?西谚云:当上帝关上门的时候,他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其实,看似“山穷水尽”的问题,只要换一个角度思考,就能“柳暗花明”。只要把矛盾的双方“取其利,弃其弊”,善加利用,就会变成通向“双赢”的通途大道。 
高三化学复习课中,元素化合物的复习是最具特点的一个板块:知识不算最难,但是最多、最零散。在这个版块的复习过程中,教师总是在不知不觉地追求高效率,努力在有限的45分钟之内完成更多知识的落实,往往容易忽略课堂上的高效益。在元素化合物的复习中,如果一味追求高效率,学生很容易被埋没在无尽无休的化学方程式中,将近一个月的复习,学生的头脑已经膨胀欲裂,何谈学习兴趣?更何谈复习效果?如此低迷的学习状态,高效课堂只能成为教师的美好愿望。
 当新课程来到高三年级,笔者在不断思考和尝试新的做法。努力尝试在高三复习课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使我们的课程改革的效果在高三年级延续和发展。下面仅以“二氧化硫的复习”一课为例,谈谈元素化合物板块的复习策略。
 
 课标中关于二氧化硫的知识有明确的要求:通过实验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除此以外,细心的教师还会发现,课标上还有“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以及“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内容。其实,这些内容对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远远胜过“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作为化学教师,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这些内容的重要性,有意识的将其贯穿高中化学教学的始终。这时候,我惊喜地意识到:时间将不再是课堂教学中应试与素质的矛盾节点,相反,可以把两种教学在同一时间段内有效地结合起来。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保证了应试效果。在这种思考下,我有意识地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二氧化硫的复习课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教学: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设计情境,引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开始课堂教学,思考如何解决硫酸厂尾气污染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回忆已有的知识,并以此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提高了学习兴趣。施教之功,贵在引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苦思冥想,似懂非懂,想说却又说不清楚的时候,正是学生渴望启发最强烈之时。此时,以问题为主线,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引导探究并给予适当的诱导点拨,可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化学与生活的关联,使学生深刻体会了化学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实际中去。 
2)复习知识、融入理论 
在二氧化硫的性质的复习过程中,师生共同回忆了二氧化硫的性质(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对学生进行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观点的教育。教师还自然的融入了一些重要的化学基础理论(氧化还原理论、强酸制弱酸原理)的复习,做到与基础理论知识前后呼应——元素化合物是化学理论的基础,化学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性质的研究。让学生体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思想。 
3)设计实验、体验探究 
实验设计是本节复习课的另一个亮点。教师在复习课上不吝惜时间,精心设置了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性质的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动手实验,学生得出结论并发现规律,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而且实验不是每次都能成功,通过分析教训、总结经验,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作风。而且教师为了尽量减少教学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有意识的提供了非常规的实验仪器,引导学生将实验微型化,这样的设计既渗透了环境保护意识,也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节约意识,堪称绝妙一笔。整个实验设计的环节体现了启发式教学思想、探究式教学过程、发展式教学价值的素质教育要求,符合新的课程改革理念。 
4)客观评价、思辨求真 
最后,教师用简洁的小问题引导学生谈谈二氧化硫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客观评价二氧化硫的利与弊,潜移默化的教学生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特别是在当今各种媒体频频曝光“不法商贩非法使用苏丹红、三聚氰胺等化学品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巨大危害”的背景下,教会学生客观的评价化学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学会正确认识化学和应用化学。 
在高三年级的复习课上,特别是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课中,针对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状态低迷的问题,即使是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难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应努力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效果。学生作为探究的主人,能很自然地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思考探究问题,掌握探究方法,敞开探究思路,总结探究成果,从而促使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提出问题开始到解决问题为止,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之中,学生的思维被活跃,自然的融入课堂教学中。 
适当的安排学生设计实验可以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实验的成功,结论的得出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会科学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看似浪费了教学时间,其实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学生收获的是对他终生有益的科学方法和科研能力,真正实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才是课堂教学的高效益。 
当然这样的设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教学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多收集资料,以丰富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4. 
[2] 王后雄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4 
[3] 江永玮 从生活经验到科学概念:化学教学起点的教学策略(J)  教育科学研究 2009.4. 
[4] 郭思乐 教育走向生本(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4 
     来源:网络  编辑:rongerkl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